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衔接、连贯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玮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3):32-34
衔接与连贯是篇章语言学的两个重要术语,也是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探讨了衔接与连贯的关系,在篇章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在英译汉过程中处理原文衔接手段以达到连贯目的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论认为,一切翻译行为应采取的手段和策略都由行为目的决定。译者是翻译行为的执行者,他的翻译目的和翻译选择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李清照的《声声慢》一直是翻译者热衷探讨的一个话题,迄今已被译成多种语言。本文拟用目的论三个法则对林语堂和许渊冲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同时借鉴其诗歌翻译思想,指出两者诗歌翻译思想,尤其是目的的不同是造成译本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3.
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交流的能力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然而高职高专院校的现状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普遍偏低。本文拟从各体英语文体特征与语言各要素的文体作用两大方面入手探讨将文体学理论运用到提高高职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中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74.
许多中外学者认为,英汉两语最基本的差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翻译研究离不开语言对比研究。对两种语言不同之处的深刻认识,有助于提高语际转换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英汉互泽研究应当建立在英汉语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5.
隐喻可以在语言组织的各个层次上体现。已有的研究更倾向于在词汇或句子层面上进行隐喻的语篇功能分析,鲜有小说层面上的研究。本文以《喜福会》为例,从小说语篇这一宏观层面对隐喻的衔接与连贯功能进行探讨,旨在拓展文学语篇研究的领域,丰富对隐喻的理解,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76.
吴远航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4):157-158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践证明语篇分析可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以期对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7.
赵丹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3):87-88
德国功能派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摆脱了自古以来的语言形式对等的局限性,把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通过概述功能派理论的发展以及主要理论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翻译行为,进一步掌握衡量翻译实践的标准,提高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78.
随着乌鲁木齐市对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旅游景点采用了英语公示语,而景区景点公示语的翻译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乌市的国际形象。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了乌市几个主要景区景点一些公示语的英语翻译,以期找出乌鲁木齐景区景点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乌鲁木齐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9.
张德禄在衔接理论方面提出诸多新观点,本文评论了张德禄的“衔接观”,指出语域一致+拓展衔接仍然不能等价连贯;并通过“突显”、“衔接力”等概念部分地弥补张德禄“衔接观”的缺陷. 相似文献
80.
语篇连贯是语篇与非语篇的区别性特征。Sperber和Wilson认为理解语篇连贯的过程就是寻找相关性的过程。连贯是关联的副产品,关联性是连贯性的内在本质。本文试图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认知语境及认知图式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以期望能够指导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