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4篇
财政金融   2678篇
工业经济   219篇
计划管理   1170篇
经济学   1929篇
综合类   533篇
运输经济   1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093篇
农业经济   186篇
经济概况   184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841篇
  2011年   1515篇
  2010年   741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1728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485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429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3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2007年,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飞涨推动我国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不断走高,并引发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但就在各界目光聚焦于生猪养殖的时候,我国奶牛  相似文献   
92.
93.
《新疆金融》2008,(4):I0001-I0001
为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不断扩大的局面,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将执行十年的货币政策中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家经济发展全局,深刻分析未来经济走势后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94.
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一直是各国学者和货币管理当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该理论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对其所做的改进,进而提出了降低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与通货膨胀偏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2006年以来,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节节攀升,创出1997年以来的十年新高,物价频频上涨,房市涨幅惊人,我国是否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呢?本文分析了近期物价上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6.
本文认为防止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课题,由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反通货膨胀面临着艰难的判断和选择。从现实来看,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我们仍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滞胀的出现。反通货膨胀的政策要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弹性,调控的手段和方式更要体现出大的智慧和高超的技巧。  相似文献   
97.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25日】从去年初至今,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几乎月月增长,而且目前在8%以上的高位运行。 关于CPI增长的动力,一个公认的原因就是粮食和食用油的价格上涨。这非常符合老百姓上超市购物的印象,而且从CPI数据成份看,粮油价格上涨的确构成主要成分,甚至也可以说是主导因素,这也正是一部分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是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
【美国之音12月7日】中国政府决定明年收紧货币政策,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有专家指出,这是政府担心通货膨胀一旦失控,将对社会稳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中国企业们希望的基业长青,仅仅是依靠过去草莽崛起时的经验克隆是远远不够的。毫不夸张地说,那些不能适应刻下经济格局变化的企业,在未来三到五年,就会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相似文献   
100.
《中国经济信息》2008,(8):24-25
多因素促物价上涨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的问题,温家宝说,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当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是广大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8%,主要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物价上涨有多方面的因素:国内农产品价格多年在低位运行,近期的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因素,但对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影响较大;近年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也直接影响国内价格上涨。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将存在,今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