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943篇
工业经济   44篇
计划管理   426篇
经济学   590篇
综合类   277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96篇
农业经济   94篇
经济概况   309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康义  蔡如刚  樊吉 《金融与市场》2006,(9):40-43,54
本文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作为研究工具,对朔州近年来煤炭经济繁荣背景下煤炭开采中代理人的各种短期行为及道德风险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代理人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牺牲安全为代价的掠夺性经营是影响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煤炭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开发利用率低,严重制约着煤炭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信用意识淡薄导致金融支持弱化。据此,本文提出发展煤炭金融的有关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2.
论我国转型期城建领域的政府利益和道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健 《当代财经》2006,(4):33-37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缺乏约束的地方政府由于过度谋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由此直接引发政府的道德风险,在政府利益集中的城建领域这一风险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常置公共利益于不顾,通过公共权力的运用为自身谋利。必须构建一个对地方政府和官员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尽量减少或消除政府道德风险产生的内在根源,改革不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官员勤政和廉政给予足够激励,对官员从事道德风险活动给予足够的惩戒和约束,使道德风险活动的成本大于预期收益,使政府的利益目标与社会利益趋于一致,实现官员与民众之间的激励相容,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93.
张媛 《经济论坛》2006,(19):96-97
一、存款保险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项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制度设计,其产生和发展已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当今世界上有七十多个国家都建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纵观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和发展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出,该制度的建立并非像人们之前设想的那样可以杜绝一切金融风险的发生。其实,受到存款保险制度本身所具有的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的影响,存款保险制度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存款保险制度本身会引发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在保险机构的保障下,储户不再担心其存款的安全性,而是选择可以为他们提供更高收益的…  相似文献   
194.
195.
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是为了解决灌溉的经济规模与农地碎耕矛盾、改进行政组织统筹灌溉的弊端,也是争取国际组织项目援助的需要.协会秉持“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理念,其运行以农户的灌溉利益一致(能够形成一个灌溉共同体)、合作能力强(能够消除灌溉中的“搭便车”行为)、协会是农户利益的代理人(能够克服潜在的道德风险)为前提,然而,在当前农村社会的实践中却面临诸多困难,致使这一制度安排难以达成.  相似文献   
196.
多重道德风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模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3年试点至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扩大,受益人次上升,改进了农村整体医疗福利水平.但面临来自经办人员、参合农户和医疗机构的多方欺诈,并且欺诈呈大案化、隐蔽化趋势.本文对新农合欺诈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分析,从多重道德风险视角解析欺诈产生的根源,同时从政府职能定位的转化、保险机构参与模式的转变、医疗机构竞争机制的构建及单证审核系统的电子化等角度提出新农合运行模式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7.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分析:成因、特点及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善良  朱道立  王斌 《物流技术》2004,(11):106-109
从供应链协调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中委托代理问题的成因,以及供应链中委托代理的特点,并对供应链中涉及到的委托代理模型以及我们所要做的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提出了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的未来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8.
孙梅 《时代经贸》2007,5(2X):117-118
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而其中道德风险又是造成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金融道德风险已成为我国金融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道德风险,构建金融道德规范,是我国金融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和经济金融界人士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从当前我国金融业的现状中的失范现象提出加强金融道德规范的几项建议,从而有效防范金融道德风险,健全金融道德规范,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9.
农户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道德风险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翔  周峰 《现代经济探讨》2007,8(7):65-68,82
该文利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来探讨农户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道德风险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农户发生道德风险行为所能得到的额外收益和不参加认证所能得到的收益越多时,其发生道德风险行为的程度越强。同时,农户未来收益的贴现率提高会增加其道德风险程度。而通过增加农户按照标准进行生产所能得到的收益,提高违反标准进行生产的罚金和加强政府对农户的道德风险行为的监督,可以降低农户生产中的道德风险程度。作为委托人的政府,其对农户生产行为监督程度的高低会影响到其他因素对道德风险程度的影响,因此,政府的监管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0.
何伟 《经济经纬》2005,(1):107-110
风险企业的控制权配制是在满足风险企业家激励相容和风险投资家参与约束条件下的一种相机性配置机制,它有别于 传统理论要求的"剩余索取权必须与控制权相匹配"的配置原则,能使双方在签约后根据企业绩效(或企业风险)的变动,进行相 应的权利调整,因而尽可能地解决了风险企业中的风险分担和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