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13篇
工业经济   142篇
计划管理   219篇
经济学   126篇
综合类   25篇
运输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489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2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向鹏达 《商》2013,(3):104-10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国内铁矿产量已经无法满足国内钢铁企业需求。然而,作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与铁矿石进口国,我国在铁矿石定价上却没有话语权。面对这种困境,我们希望通过博弈路中"囚徒困境"的博弈形式来抽象这一经济现象,并希望找出我国铁矿石定价劣势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42.
业界百态     
《中国市场》2012,(25):8-11
<正>中国航企抵制欧盟碳税面临罚款近日,欧盟气候行动专员表示,目前出入欧盟境内使用欧盟国家机场有8家中国的航空公司和两家印度航空公司未能按要求提交2011年航空碳排放数据,这些公司如不理睬在6月中旬之前提供数据的请求,欧盟国家将会采取惩罚措施。2008年11月,欧盟议会和欧盟委员会通过新法案,欧盟对各国航空公司按一定规则给出碳排放的免费额度,超出免费额度就必须  相似文献   
943.
徐川  黄希 《当代经济》2007,(15):74-76
本文试图探究2006年我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上的失利原因及其经验教训.通过对国内钢铁生产结构性失衡问题和谈判策略的探讨,我们发现政府的谈判策略容易受限于当前的企业组织形式引发的分配性冲突,进而难以在谈判中获得实惠.而政府试图运用行政、法律、外交力量影响铁矿石谈判进程努力的受挫,暴露了残留的计划经济模式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如果这个矛盾不能妥善解决,将有可能阻碍中国企业战略竞争力的提高以及更广泛参与全球范围内国际分工和重组的效力.因此,如何界定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将成为解决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棘手问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44.
备受关注的2008年度全球铁矿石谈判就要启幕了。据了解,宝钢、武钢、鞍钢等钢企都将派员参加。铁矿石的“最大买家”中国钢企希望能维持现有的铁矿石价格不变,并表示10%-30%的涨幅是中国钢铁行业可以接受的底线;而各国际巨头却认定来年中国铁矿石需求不会下降,且中国钢企利润依然巨大,铁矿石价格上涨理所当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945.
《中国储运》2008,(4):127-127
据报道,川崎汽船日前与现代汽车下属的Glovis物流公司签署为期20年的长期运输协议。根据协议,川崎汽船将从2012年起,投入一艘25万载重吨的超大型矿石运输船,为现代钢铁承运从西澳至韩国的铁矿石,年承运量为300万吨。据悉,Glovis公司主要为现代钢铁负责铁矿石和煤炭的运输业务,此次合作也是川崎汽船首次为韩国现代钢铁承运铁矿石。  相似文献   
946.
6月30日,是2009年铁矿石长期协议合同确定价格的最后日期。但是,中国钢企与全球三大铁矿石生产商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却仍然没有达成一致,这意味着,中钢协首次在规定时间内,与铁矿石供应商达不成协议。  相似文献   
947.
陈雷 《中国新时代》2009,(5):105-105
最近中国铝业斥资195亿美元注资力拓,使得这笔投资成为中国在金融领域外规模最大的海外投资。在经历了铁矿石贸易的痛苦回忆后,中国正努力取得在资源上的话语权。但问题是,在21世纪的今天,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就—定能带来国力,或者说国家财富未来的可持续增长吗?  相似文献   
948.
白益民  王维 《环球财经》2009,(12):86-88
中国的钢铁产业已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海运物流也成了日本财团设置的一道关卡。日本财团通过协调财团成员之间战略合作,全方位布局力求层层盘剥中国钢铁企业,中国钢铁企业可谓在夹缝中挣扎生存  相似文献   
949.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