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9篇 |
工业经济 | 4篇 |
计划管理 | 8篇 |
经济学 | 13篇 |
综合类 | 4篇 |
运输经济 | 1篇 |
贸易经济 | 11篇 |
农业经济 | 1篇 |
经济概况 | 16篇 |
邮电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14年 | 7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1985年“巴山轮会议”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巴山轮会议"的背景和内容进行了回顾,指出这次会议的大背景是经济体制改革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转折时刻,这次会议的小背景则是1984—1985年间我国出现了经济过热的情况,从而对转型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宏观管理需要进行会诊。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国、东欧和西方的经济学家。会议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过渡步骤、宏观调控的手段、宏观调控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作者除了回顾以外,还联系到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对进一步推动下一步的改革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42.
许少勋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1):43-44
党的十四大后,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革。为迎接这一转变,保证新经济体制的顺畅运转,相应要求建立起一个与市场经济要求相吻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这个调控体系应严格遵循价值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采取间接调控的方式,利用计划、财政、货币、国家管制等手段来调控国民经济,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推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3.
44.
45.
46.
工商管理机关属于国家经济监督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运行运行基轴的市场体系及其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管理体系,是和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计划指导相融合的行政职能体系,在市场经济宏观间接调控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起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已基本实现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过程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企业和居民→国民收入。在这个传导体系中,受资产规模、市场份额等因素的影响,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体系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48.
随着中央银行货币调控手段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过渡,金融监管基本建立了现场与非现场结合,以国际通行的风险管理为宗旨的现代管理系统。但是,对吸收国民储蓄的另一个重要金融部门——邮政储蓄的管理和改革则显得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49.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账报账型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是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笔者认为,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微观管理上,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制造成本为内容,以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以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在宏观管理上,要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以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宏观间接调控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0.
杨立平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作为宏观调控方式之一的货币政策也应由过去直接调控方式逐步向间接调控方式转变。本文对这种转变的必然性、转变过程中相应政策工具的完善以及配套环境的改革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