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39篇
工业经济   44篇
计划管理   126篇
经济学   295篇
综合类   32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90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在纵向关联市场中,市场势力和资产专用性是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2012-2016年我国121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从买方与卖方双重视角探究市场势力、资产专用性与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关系。结果表明:买方势力、卖方势力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均呈现“倒U型”关系,即当买卖双方市场势力较小时,市场势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激励效应”占主导地位;在市场势力超过一定水平后,市场势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且相比于专用性资产投资强度较低的医药企业而言,卖方势力与买方势力对具有高资产专用性强度的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所产生的“倒U型”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2.
根据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基尼系数估算全国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 SBM 模型测度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 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但地区差异明显;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显著的N型关系,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东部、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呈递增的正向非线性影响,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先降后升态势,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N型关系;研发投入强度、能源消耗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城市化水平、环境规制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提高装备制造业发展质量,应增加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化、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3.
制造业服务化困境是国际新兴研究热点,服务化是制造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会遭遇服务化困境,甚至服务化失败。对制造业服务化困境的概念、现象识别、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等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述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4.
论文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采取了各种技术控制手段来削减或杜绝这种直接投资带来的积极效应,甚至引起技术的逆向扩散。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从总体上来看,外资在制造业的溢出效应还比较明显;按照内外资技术差距进行分组检验,发现技术差距大的一组中,外资的溢出效应不显著;按照外资企业开放度来分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外资的显著性都不高,这说明在我国,外资企业的开放程度对溢出效应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5.
摘 要: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房地产投资是其“多元化”投资战略的主 要形式之一。本文利用2010-2020年中国 A 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了制造业企业 房地产投资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发现制造业企业房地产投资能够提升企业杠杆率。机 制分析表明,制造业企业房地产投资通过发挥挤压效应和抵押效应进而提高企业杠杆率。 制造业企业房地产投资对企业杠杆率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小企业中更显著。在区 分长期杠杆率和短期杠杆率后,制造业企业房地产投资对企业杠杆率的提升作用表现在 长期杠杆率方面,同时该提升作用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本文提出企业应当加大 研发创新,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政府监管部门完善系列政策避免制造业企业盲目进行房地产投资而导致“企业空心化”。  相似文献   
116.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融合理念,探讨了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的表现形式和实施路径。结果表明,融合模式由基于废物循环的融合模式、基于产品循环的融合模式向基于服务循环的融合模式演进。为此,需要通过税收调节、法律规制、建立产业融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体制创新;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融合技术平台、调整产业技术结构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服务功能,建立服务众包平台和专业化服务公司等方式进行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17.
包容性制造业服务化协作网络建设有助于提高网络运作效率、增强网络竞争力,其具有异质性、公平性、合作性等特征。核心制造企业能力及网络成员关系是包容性协作网络实现路径的两个重要维度。在基于价值链的协作网络中,核心制造企业产品生产制造能力在包容性协作网络构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离不开网络成员间的信任、沟通与学习;在基于解决方案的协作网络中,核心制造企业网络管理能力在提高协作网络包容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成员间的信任、沟通、学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8.
作为我国承东启西极其重要的经济纽带,长江经济带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制造业企业,是中国的“制造工厂”,作为国家战略发展重点,长江经济带的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利用核密度分布和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分布和动态演进进行了分析,发现11省市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整体较低,有向低水平收敛的趋势,两极分化严重,从稳态分布看,短期内将保持较大差异,难以实现均衡。再从服务化中间投入和服务化水平两个维度对11个省市的3大类制造业进行了分类,发现沿长江经济带从下游至上游呈现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格局,提出了“三步走”的梯度推进路径,并结合上、中、下游的产业、资源和交通等特点,提出了制造业服务化梯度推进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9.
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正处于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大调整、大变革和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了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产业链升级动因,构建了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18个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找出了影响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可为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0.
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受到学者普遍关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应以“互联网+制造业”为支撑平台,通过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模式,实现制造业新旧动能转化,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攀升,促进分享经济成长,构建完整的制造业创新生态圈。围绕创新驱动制造业升级转型,通过研究新常态下“双创四众”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及路径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