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54篇
工业经济   25篇
计划管理   374篇
经济学   805篇
综合类   183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217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35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在概括性描述我国金融发展的典型事实并重新构造度量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证实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对我国金融发展有显著的作用,其中财政赤字对经济货币化指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重新构造的金融相关比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以股票资产交易额衡量的资本市场发展指标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而金融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显著,政府的扩张性支出行为驱动的金融发展即通过提高资本积累而不是资本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不容乐观的。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创新公共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42.
本文考察中资企业在不同市场上市时风险投资的参与是否影响首次公开发行折价。研究发现,在大陆中小板和香港主板市场上市的中资企业中,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折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支持声誉效应假说,即风险投资机构以IPO折价来提早退出投资项目,以此来建立自己的声誉,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在美国市场风险投资的参与对IPO折价则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从业时间短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参与投资的公司上市时的历史也较短;风险投资进入企业的时间越长,IPO折价水平也越高。这两个检验都验证了风险投资机构通过IPO折价提早退出投资项目,进一步支持了声誉效应假说。  相似文献   
14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影响创新的产权体系中,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是两个最重要的支点。知识产权制度规定了创新成果的权利归属,是激励创新的重要外部产权机制;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充分尊重创新主体的劳动,是激发人力资本创新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人力资本效率的内生力量。二者共同构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智力资本产权基础。  相似文献   
144.
沪深权证价格偏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沪深证券市场权证理论价格与权证市场价格的偏离现象主要不是理论定价公式的输入变量误差导致的,而是因为股票收益率与权证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与理论预期不一致,乃至相冲突所导致的。权证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偏离的主要原因是在当前的交易制度安排下,由于市场限制(摩擦)抑制了套利交易,导致权证市场投机交易占主导,以致权证市场价格偏离长期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145.
监管资本套利,产生于巴塞尔协议资本监管框架的缺陷,是一种利用资本监管制度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制度内部的不协调性,运用某种手段在不改变实际风险水平的情况下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的行为。通过对以下问题的探讨: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所获得的收益在银行与资金需求方之间的配置比例;针对某种资产的监管资本套利,对其他资产供求双方所产生的隐性套利收益的表现形式及其归属程度;由商业银行异质性所导致的监管套利顾客现象;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市场对于套利者与非套利者的逆向选择等等,认为银行监管部门应适当引导符合政策意图的套利行为,提高政策引导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46.
上市公司IPO时的股权结构是如何形成的?与先前文献只从业绩考察股权结构内生性不同的是,本文从基于控股股东的内部资本市场及其背后的利益动机出发,认为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IPO前的业务关联性、组织形式和产权性质等特征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是上市公司IPO股权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对1999—2004年IPO公司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上述假设。并且,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前(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控制)相对于改革后(非国有企业、中央政府控制),其股权结构的形成更容易受政府干预和政策变化的影响,但很少受IPO前公司业绩的影响。这说明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确实有助于减少政府不合理干预,真正实现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47.
Measuring labor and capital services accurately is essential to obtaining reliable estimates of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Using data on the operating time of capital, a series that exists for the French business sector, greatly improves the measurement of effective capital services in production. The ensuing estima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Cobb–Douglas technology under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with the factor elasticitie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eir income shares. In the same framework, TFP growth is estimated as a latent variable and found to be less volatile than accounting residual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mployment, and free of cyclicality. It is statistically best estimated as a first-order autoregressive process, with an autoregressive coefficient of 0.95.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was estimated to have declined steadily between the mid-1970s and mid-1990s, but the rate of decline has diminished since then.  相似文献   
148.
正在影响着世界的金融危机,在考验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挑战了全球银行业赖以为标准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本文旨在从危机爆发的原因出发,封新资本协议关于银行的风险管理方面的规定进行分析,以及在金融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的银行业应该如何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49.
本文综合考察了我国生产性资本的总量水平、形成路径及其调整机制。通过改进的方法所估算的资本存量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翻了不止两番 ,年平均增长率为7 3 6 % ,积累极为迅速。资本形成路径明显分为两个阶段 ,增量改革推动的配置效率改进使资本—产出比率在 1 994年之前持续下降 ,而近年来的资本形成过快是由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资本深化 ,必须通过全方位结构调整加快转型进程。本文进一步给出了我国转型期资本存量调整的供求决定框架 ,实证结果表明 ,需求导向的资本存量调整机制和投资行为已经在中国的转型经济中基本形成 ,产出水平与资本成本均为资本调整与投资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0.
Students of immigrant entrepreneurship show a distinct preference for ethnic concentrations. They focus on small entrepreneurship in sectors with large concentrations of immigrant businesses or on ethnic commercial precincts. This preference stems from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It seems that the study of such concentrations, or niches, is essential to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small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processes of economic incorporation of immigrants. This paper challenges this orthodoxy. It argues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assess the factors and processes that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niches. This argument is corroborated by an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the Netherlands. According to Waldinger (1995: 577), ‘construction represents the quintessential ethnic niche’, but immigrants in the Netherlands did not carve out a niche. This exceptional situa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a sector-specific configuration of social,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