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899篇
工业经济   33篇
计划管理   275篇
经济学   398篇
综合类   222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151篇
农业经济   51篇
经济概况   2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Cotton, both a source of livelihood for millions of poor rural households and a major source of export revenues, is a vital commodity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Mali. Inefficiencies in the Malian cotton system at the ginnery and producers’ cooperative levels (e.g., late payment to farmers and poorly functioning credit schemes) have recently led to an important decline in supply, threaten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sector. Using regional data from 1998/1999 to 2008/2009, this study aims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key determinants, such as cotton prices and timely payment, toward the downward trend in cotton area. A dynamic supply model, based on adaptive expectations and partial adjustment, is employ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prices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such as credit recovery rates and date of payment to farmers, on the Malian cotton supply. Results show that supply responds significantly to cotton prices relative to cereal and fertilizer prices. Date of payment varies across agricultural cycles and late payment negatively influences land devoted to cotton. Low credit repayment rates create disincentives to grow cotton. Therefore,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Malian cotton sector depends upon getting both prices and institutions right.  相似文献   
82.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业务结构紧密相关,论文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资产负债业务结构的差异来分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差异.由于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在大多数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上大同小异,决定一个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可能在于其业务结构的差异.反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平均资产回报率、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净利差和利息收益率等指标,而成本收入比作为一类占营业收入百分比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本文主要采取成本收入比率和净资产回报率作为考察变量.通过对中国部分上市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研究,贷款行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类型结构和存贷款期限结构决定了商业银行的收入空间,而存款的期限结构,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活期存款比重对商业银行的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的提出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率提升,保障国防和国家安全。基于2008—2019年我国(内地)276家上市军民融合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当期、滞后期多元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探究财政政策对军民融合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补助对企业当期创新绩效以及滞后期创新科技绩效起显著促进作用,对滞后期创新经济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税收优惠对企业当期和滞后期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创新投入对当期及滞后期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滞后期的影响更加显著。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在财政补助对当期创新科技绩效和滞后期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显著,在税收优惠对当期和滞后期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显著。其中,税收优惠完全通过创新投入对当期创新科技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4.
模仿行为经济学分析——对经济波动的一种新解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 ,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威胁 ,科学解释经济波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BC理论或方法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界解释经济波动最具前沿的一种理论或方法 ,也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方向。但存在明显缺陷。本文在修正RBC模型的基础上 ,首次建立模仿行为理论模型重新解释经济波动 ,并就中国政府在防止和治理经济波动的作用进行了独特的解释 ,认为政府所起的作用是示范人作用。  相似文献   
85.
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的波动是相互影响的,但不同的股票其价格波动时对其他股票价格行为的影响能力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上海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表明,有少数股票其价格波动时对其他股票价格行为有很强的影响能力,而大多数股票的这种影响能力很小。此外,单个股票价格波动时引起其他股票价格涨、跌的能力一般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6.
银行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信用风险违约损失率(LGD)展开研究,以温州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据为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对LGD的结构特征:信用风险暴露规模特征、期限特征、地域特征以及担保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LGD与风险暴露规模呈负相关,LGD与贷款期限呈正相关,不同地域、不同担保方式的违约贷款其LGD差异性显著。以上这些结论可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信贷投放导向以及信用风险监管提供现实帮助。  相似文献   
87.
合成型资产证券化作为传统资产证券化与信用衍生品特性相结合的金融创新,现已成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转移信贷风险的一种常见结构金融技术。与传统型资产证券化相比,合成型资产证券化在融资结构设计、发起人职责、对支撑资产依赖度、现金转移结构条款以及交易后续处理安排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合成型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及发展既与国际银行监管制度及其变迁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金融市场深化以及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技术成熟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趋势看,尽管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套利动机渐趋弱化,但合成型资产证券化特有的结构设计以及广泛的适用范围使其在提升银行运行效率上有着非常独特的优势,因此其必将成为未来银行业业务创新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8.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企业发行债券的重要步骤,债券评级对会计信息具有依赖性,而会计信息的计量属性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不合适的会计计量属性会对债券评级造成负面影响。本文结合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和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特点,通过分析会计计量对信用评级的误导因素,认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可以提高债券评级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促进企业融资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89.
以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银企关系对其信贷融资可获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银行规模与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小企业的银企关系贷款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银企关系的密切程度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具有"正"向效应;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对银企关系的正向贷款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规模的银行对银企关系的贷款效应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转轨经济条件下,广泛开展建立在银企关系基础上的关系融资技术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此技术的开展,但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无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90.
基于山西省1952~2010年的数据,发现第一、第二产业波动是引起山西经济周期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基于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山西第一产业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整体推动力逐年减弱,第二产业的影响一直都是最大的,而第三产业的影响稳中有升,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山西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其经济波动幅度逐渐变小的现象。保持山西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