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6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97篇 |
工业经济 | 27篇 |
计划管理 | 139篇 |
经济学 | 312篇 |
综合类 | 177篇 |
运输经济 | 7篇 |
旅游经济 | 3篇 |
贸易经济 | 201篇 |
农业经济 | 43篇 |
经济概况 | 172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43篇 |
2009年 | 138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GDP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项内容,也可以将其分成私人支出和政府支出,是私人选择和公共选择的总和。政府支出反映了居民总体的意愿选择,因此,也就包含了公众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要求。对我国转型期经济而言,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拓宽居民表达意愿的途径,可以使GDP更好地体现居民的意愿选择,从而提高整体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32.
针对高运胜(2004)的病态计量模型,本文通过协整分析认为:我国对美出口与美国GDP增长率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我国对美出口与美国GDP之间存在一个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美国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另一个结论是:美国GDP每增加1美元,我国对美出口增加量是减少的,我国对美出口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后面的结论支持了高运胜的分析:我国对美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较大比重,需求弹性相对较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美国GDP是我国对美出口的Granger原因,我国对美出口却不是美国GDP的Granger原因,我国对美出口对美国经济产生不了威胁。通过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几个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3.
周元武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5-101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阐述了中央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考虑和确定的教育工作方针,他特别强调《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4%的目标。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占GDP4%的时间表,意味着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意味着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将有一个大的增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有了重要经济保障。然而,从历史经验看,它也意味着实现这个目标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还面临着许多要解决的新难题。 相似文献
134.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努力凸现出以增长保民生、以民生促增长的协同发展路径,协同增长目标和民生目标是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35.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十二五",经济改革将进入"激流区"。国际经济阴晴不定,国内经济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中等收入陷阱"等诸多难题。就淡化GDP考核、CPI治理、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6.
ARMA在我国GDP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ARMA模型对我国1978—2007年GDP数据进行分析,并预测出未来三年的GDP数据。与实际GDP相对照模型预测误差较小,说明ARMA模型非常适合于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37.
为便于预报和指导生产,通过对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的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对于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说,可通过工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的发展来估计。 相似文献
138.
139.
M2/GDP是常用的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指标,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相对于GDP的比率M2/GDP不断上升,2003年高达1.63,居世界之首,而同期美国只有0.67,与我国经济水平相近的印度则只有0.6。本文主要从经济货币化进程、金融体制的影响、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2019,35(3):1143-1159
Financial crises pose unique challenges for forecast accuracy. Using the IMF’s Monitoring of Fund Arrangements (MONA) database, we conduct the mos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MF forecasts to date for countries in times of crises. We examine 29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in terms of bias, efficiency, and information content to find that IMF forecasts add substantial informational value, as they consistently outperform naive forecast approaches. However, we also document that there is room for improvement: two-thirds of the key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that we examine are forecast inefficiently, and six variables (growth of nominal GDP, public investment, private investment, the current account, net transfers, and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exhibit significant forecast biases. The forecasts for low-income countries are the main drivers of forecast biases and inefficiency, perhaps reflecting larger shocks and lower data quality. When we decompose the forecast errors into their sources, we find that forecast errors for private consumption growth are the key contributor to GDP growth forecast errors. Similarly, forecast errors for non-interest expenditure growth and tax revenue growth are crucial determinants of the forecast errors in the growth of fiscal budgets. Forecast errors for balance of payments growth are influenced significantly by forecast errors in goods import growth. The results highlight which macroeconomic aggregates require further attention in future forecast models for countries in cris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