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1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98篇 |
工业经济 | 28篇 |
计划管理 | 147篇 |
经济学 | 315篇 |
综合类 | 183篇 |
运输经济 | 7篇 |
旅游经济 | 3篇 |
贸易经济 | 203篇 |
农业经济 | 43篇 |
经济概况 | 175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43篇 |
2009年 | 138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101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GDP、能源消费量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GDP和能源消费量增长是环境恶化的成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之间长短期内所存在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42.
服务业发展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18个国家和地区1980-2005年服务业发展和人均收入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分量回归的方法,在Fuchs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服务业就业比重和人均GDP之间存在着显著并且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服务业就业比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逐渐提高,这与Fuchs研究结论相同;与Fuchs不同的是,本文通过分位数回归还可以看出人均GDP的需求效应在服务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的变化。在服务业发展的较低阶段,人均GDP的需求效应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较大;在服务业发展的较高阶段,人均GDP的需求效应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3.
GDP代表着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核心标准,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统一标准。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以绿色GDP为主导,不仅仅是对破坏性开发的限制,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之下,从根本上将以粗放型、传统型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化为集约型、生态型、低能耗的循环发展模式,在创新“集群经济、循环经济、知识经济”基础上,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将为经济发展展示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坦途。 相似文献
144.
《全国商情》2017,(1)
协整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由恩格尔—格兰杰(Engle—Grange)提出的,后来被众多计量经济学家发展成为协整理论。协整理论认为,尽管就单个时间序列而言是非平稳的,但是两个或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一起漂移,这种共同漂移使得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线性关系,因此说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说明这些经济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协整的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理论上说,满足协整的经济变量之间不会分离太远,如果发生外在冲击,也只能使它们短时间内偏离均衡位置,在长期中他们会自动回复到均衡位置。协整理论克服了传统经济计量模型依靠差分后的数据来满足平稳性,导致长期变化趋势信息丧失的弊端,使模型同时综合了系统的短期动态波动和长期稳定均衡,为经济分析和预测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5.
许付常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5,(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考虑了一个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口基数,能够较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和居民经济生活水平。本文以1978—2013年的山东省人均GDP数据为样本,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自回归预测模型。根据预测,山东省“十二五”期间人均GDP呈现出先慢后快的增长特点,可能原因是前期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后期影响逐渐减弱。政府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不断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深化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6.
国债发行规模与GDP和财政支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作为政府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压力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与现代金融管理的重要工具,适当的国债政策是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与保证。我国国债的发行对支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要优化国债结构,实现国债结构进一步的合理化,就需逐步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规范国债市场运行,调整国债投资规模与方向,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7.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含义对于指导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具有深刻的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指出了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经济的增长,同时也更加重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借此说明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GDP数值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强调了GDP虽然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GDP的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的全部说明。 相似文献
148.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M2/GDP偏高现象。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货币总量与名义GDP之比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尺度,反映了货币供求状态与实体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当流动性过剩成为持续现象时,说明相对于实体经济形成的总供给,货币市场持续出现超额供给,即货币市场提供的一部分货币资金没有流向实体经济,或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货币资金没有形成真实的商品供给。由于现代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量与金融体系提供的信贷规模和信贷资金流向紧密联系。因此考察流动性过剩现象应该更多关注金融结构,进而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的变化。本文结合金融结构发展情况分析中国M2/GDP偏高现象,揭示金融结构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9.
2001年1-10月,山西宏观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并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收支规模趋于合理,呈现出四大特点,但同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较差等因素。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0.
High‐speed rail (HSR) has led to a transportation revolu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county‐level panel data of China’s Yangtze River Delta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SR connection on local economy.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endogenous HSR route placement, we use a straight‐line strategy to construct potential HSR connection variables as instrumental variables of the actual HSR connection. Both the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nd instrumental variable methods show that HSR connection impedes local economy, especially in peripheral regions. The impediment effect is channeled through population reallocation from peripheral to core areas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industri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