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82篇 |
免费 | 29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641篇 |
工业经济 | 47篇 |
计划管理 | 950篇 |
经济学 | 1175篇 |
综合类 | 368篇 |
运输经济 | 113篇 |
旅游经济 | 59篇 |
贸易经济 | 401篇 |
农业经济 | 383篇 |
经济概况 | 439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篇 |
邮电经济 | 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102篇 |
2021年 | 151篇 |
2020年 | 204篇 |
2019年 | 173篇 |
2018年 | 118篇 |
2017年 | 140篇 |
2016年 | 192篇 |
2015年 | 144篇 |
2014年 | 227篇 |
2013年 | 272篇 |
2012年 | 361篇 |
2011年 | 476篇 |
2010年 | 322篇 |
2009年 | 315篇 |
2008年 | 290篇 |
2007年 | 304篇 |
2006年 | 248篇 |
2005年 | 160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家户福利的影响——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要约束,其可能给家户福利和生产活动带来损失。金融约束不仅来自于正规金融,也来自于非正规金融。利用区域转换模型,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对家户福利的不同作用。实证分析表明,正规金融约束的家户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受到限制,非农经营的效应也更低,而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对正规金融形成了替代,弥补了其部分功能。受到非正规金融约束的家户,社会资本的功能被弱化,但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的作用以及参与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作用由于得到正规金融的支持而更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大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农村正规金融在满足生产发展尤其是非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基于社会资本的非正规金融主要对于缓冲收入冲击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资源税改革中的税率选择:一个资源CGE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资源税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方关注,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定性分析,对资源税税率的设置更缺乏定量研究.本文构建资源CGE模型,引入资源账户,通过枚举法对资源税对资源税税率设置的合理范围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资源税税率设置的合理区间.研究结果表明:如资源税税率设置合理,可以有效增加资源税税收收入,大幅减少资源消耗,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3.
64.
联合确定基数合约:对魏茨曼模型的一个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国内外委托代理理论主要局限于理论分析层面而实用性不强的特点,在概要评论有关利润基数确定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一家公司委托代理实际案例的研究,提出了旨在能够解决实际委托代理关系的"联合确定基数法"。文章分析了联合确定基数法与棘轮效应模型的区别和联系,以数学方法论证了联合确定基数法的若干命题,描述了公司利润基数确定的利益诱导机制,并对比分析了联合确定基数法与西方教科书中的"激励设计模型"。本文试图以联合确定基数法为核心内容的一次性动态模型,代替蕴含着讨价还价过程的多次性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65.
GIS在物流配送应用中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现代物流与GIS两者的融合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解决方案,以实现对物流配送过程的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66.
大数据时代是当前企业面对的全新运营环境,同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一直是学术和实务界的关注热点,但大数据驱动情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发生机理至今仍是一个未解“黑箱”。采用话语分析方法,基于100个大数据案例提炼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发生机理。研究得到了集合数据、行为、属性和情景4个范畴共16个语素的驱动因子模型,并刻画了以上语素和范畴之间的关系路径。 相似文献
67.
基于GIS的丘陵山区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综合运用现有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建立丘陵山区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体系,以期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丘陵山区耕地整理的背景和特点,从资源、经济、生态和社会4个方面选取7个指标,建立了丘陵山区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体系,并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为典型研究区,运用农用地分等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当前现有的成果数据,在GIS平台下,将农用地分等图、"二调"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坡度图等综合叠加分析,提取评价单元及其属性信息进行潜力评价。研究结果:将研究区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综合指数及其潜力分区图与野外调查实际相比,结果能较好反应该区的实际情况。研究结论:该评价方法既立足于丘陵山区耕地整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具有充分利用现有成果数据的特点,能为区域耕地整理及其项目选择提供有益借鉴,促进土地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8.
数字化时代的经济运行方式呈现出数据驱动、万物互联、创新迭代的特征,数字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属性对创新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361座城市2010-2018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带动本地创新绩效提升,而且对周边城市创新绩效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空间溢出效应也更显著。由此,建议可从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搭建数字化平台、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等角度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创新绩效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69.
本文基于2007-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区域金融开放和区域金融风险水平进行测度,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研究区域金融开放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开放水平和金融风险水平的省际差异悬殊,各省金融开放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各省金融开放水平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以各省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为基础,在经济基础较弱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通过金融开放可以降低区域整体金融风险;在经济基础较好和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区域金融开放水平的提高带来的金融风险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70.
技术进步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罗·萨缪尔逊在2004年提出的国际贸易模型中,运用数字例子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运用一般化的数学方法,扩展了这种研究,在四种和N种商品的贸易模式中,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依赖于某种技术进步导致的贸易商品数目的变动,并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区域内,依据一定的条件形成,并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