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1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篇 |
工业经济 | 1篇 |
计划管理 | 39篇 |
经济学 | 33篇 |
综合类 | 15篇 |
旅游经济 | 2篇 |
贸易经济 | 188篇 |
农业经济 | 176篇 |
经济概况 | 5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所以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新农村建设中的很多内容都是WTO"绿箱"政策所要支持的对象,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积极构建"绿箱"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更具有时代特色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东北地区的经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结构方面.从1993年到2002年黑龙江省工业结构的演变中可以发现:资源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有所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有所下降;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总体不具备竞争优势.为此,应制定适合省情的资源型产业发展战略;整合产业结构,发挥区域优势,扶持重点产业;加强与扶持制造业的发展;加强与辽宁、吉林的合作,搞好分工协作. 相似文献
23.
黑龙江省是物质资源大省,也是文化资源大省,欲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须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文化体制本身的改革,驱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生存、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24.
工业化进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及其所处阶段的重要指标.黑龙江省工业产值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位置,但经济效益不佳、企业活力不足,缺乏创新和竞争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在继续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努力使传统产业高技术化;不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发挥哈-大-齐经济带的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25.
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对于技术创新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黑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黑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在借鉴海尔和中兴等知名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黑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应选择: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创新-二次创新-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26.
27.
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土地滥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发展模式转换滞后、对资源稀缺性认识不够及环保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为促进黑龙江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完善城镇体系,加强政府对环境的管理。 相似文献
28.
民间借贷具有解决融资难、规范民间借贷法律、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等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近几年,黑龙江省民间借贷发展较为活跃,但相应的法律规制还不完善,仍存在违规经营混杂、信息监测体系不完善、法律体系缺乏等问题。黑龙江省应加快制定规范民间借贷的经营行为,健全民间借贷法律监管体系,加快推进民间借贷的立法进程,从而有效完善民间借贷法律规制,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9.
郭荣丽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4,(22):13-14
目前,黑龙江人口的贫困发生率和农村人口的贫困发生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地区,这凸显出黑龙江农村贫困人口社会救助工作的艰巨性。黑龙江省贫困人口社会救助主要包括生活社会救助、医疗社会救助和生产社会救助,这对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存在救助范围狭窄、救助内容过于侧重绝对贫困、救助形式单一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黑龙江省应重视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救助,加强农村社会救助对象与救助标准的透明度,增强农村贫困人口医疗社会救助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30.
影响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因素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体制以及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生态环境;而需求因素包括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农民的文化素养、基层干部的素养和地区风俗习惯。应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立均衡的城乡一体化供给机制、上下结合的农村基础设施决策机制以及多元化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和资金渠道,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监督机制,以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的供需均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