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6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9篇
财政金融   4186篇
工业经济   1254篇
计划管理   4296篇
经济学   2915篇
综合类   869篇
运输经济   833篇
旅游经济   23篇
贸易经济   3856篇
农业经济   1369篇
经济概况   558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71篇
邮电经济   40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654篇
  2014年   1677篇
  2013年   1335篇
  2012年   1541篇
  2011年   1861篇
  2010年   1596篇
  2009年   2054篇
  2008年   1911篇
  2007年   1338篇
  2006年   1474篇
  2005年   1513篇
  2004年   1665篇
  2003年   1708篇
  2002年   1226篇
  2001年   896篇
  2000年   642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应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政府把西部地区作为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取得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同时刺激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成功经验。这证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发展战略耦合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济增长策略。当前,为抵御新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国家宜把中部地区作为这轮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区域,以收到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营造区域热点、刺激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效果。 ?  相似文献   
982.
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区位选择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交通基础设施存量引入到制造业的区位选择模型中,对2006年制造业在中国大陆31个省域的投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与交通基础设施存量都存在局部集聚,且二者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交通基础设施是影响我国制造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3.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城镇化进程是我国未来最大的发展机会,"十五"明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到"十一五"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但是仍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资金短缺问题,商业银行应适应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的要求,找准市场定位,加快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984.
文章分析了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积极作用,系统阐述了经济适用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力度发展经济适用房的相关政策,对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5.
本文利用2005~2016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整体来看交通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经济集聚,不同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梯度性,从而对经济集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随着中国经济从工业化阶段逐渐迈进城市化阶段,交通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效应的影响由集聚效应转变为扩散效应;交通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对经济集聚的影响受到城市规模的约束,多样化对大城市作用显著,而专业化对中小城市作用显著。交通基础设施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差异化发展对经济集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城市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86.
刘冲  吴群锋  刘青 《经济研究》2020,55(7):140-158
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飞速发展有效降低了国内贸易成本,促进了国内市场一体化。本文实证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从竞争与资源配置的视角探讨了影响机制。为了准确、全面地反映交通基础设施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我们采用Donaldson&Hornbeck(2016)的方法,利用高度细化的交通路网分布图,估算了城市间的运输成本,并构建了每个城市的市场可达性(market access)指标。结合1998—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发现:(1)交通基础设施通过提升市场可达性显著且稳健地提高了企业生产率。本文采用交通部路网规划时的"重要性得分"作为工具变量,证实了因果效应。(2)市场可达性的提升对具有初始比较优势的行业、初始生产率水平较高的企业作用更大。这些结果为异质性企业的比较优势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即运输成本下降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带来产业间以及产业内的资源重新配置,使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将资源转移到更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本研究对"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87.
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模式,催生出新需求、新业态和新领域,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创新、转型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愈发紧密,数字经济合作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议题。APEC顺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战略规划、运行机制、组织结构方面的改革,以进一步加强亚太地区的数字经济合作。当前,APEC的数字经济议题不断拓展和深化,并在缩小"数字鸿沟"、推进亚太地区隐私保护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展望未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依然是亚太地区数字经济合作的焦点,APEC应采取更灵活、多元的机制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988.
"省直管县"改革一改以往"省-市-县"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县级政府的财政分权水平。为缓解内生性,将"省直管县"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①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高于负面阻碍作用,但不同形式的分权影响有异质性,具体来说财权的下放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的下放则不利于。②当地方政府自主权提高时,其"重生产、轻服务"的支出偏好,使得当地基础设施供给增加,而能够增强地方软实力、加快创新要素集聚的公共服务供给相应减少,造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失,导致在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增长中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发挥不够。③随着改革的推进,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逐渐减弱,并不再显著。据此,从合理划分省以下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充实基层政府财力;提高公共服务类指标在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加强各县(市)政府间的合作,实现各自为政的地方经济向统一市场整合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9.
基于地理影响评估方法,采用2000-2015年39个非洲国家的511个地区的地理编码数据,对中国与世界银行对非经济型基础设施援助进行了整体性比较回归分析,并对中国经济型基础设施有效性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银行对非经济型基础设施援助使受援国地区的经济水平均显著提高,世界银行援助会提高受援国政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援助的有效性;中国经济型基础设施援助项目在开展后可持续稳定地提升当地经济水平,在没有后续资金跟进的条件下,这种效果将维持3-4年。  相似文献   
990.
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丰富中国特色区域研究的理论体系,探索区域发展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区域高质量发展可以被视为区域发展的一种高级状态,梳理区域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发现,我国区域增长或区域发展的理念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区域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着眼于区域发展中的顽症和新出现的问题,其理论内涵丰富,是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区域发展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在城镇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经济结构升级,生态环境优化,区域政策协调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