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15篇 |
免费 | 659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90篇 |
工业经济 | 144篇 |
计划管理 | 471篇 |
经济学 | 3019篇 |
综合类 | 248篇 |
运输经济 | 12篇 |
旅游经济 | 51篇 |
贸易经济 | 404篇 |
农业经济 | 36篇 |
经济概况 | 40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282篇 |
2021年 | 329篇 |
2020年 | 433篇 |
2019年 | 351篇 |
2018年 | 296篇 |
2017年 | 312篇 |
2016年 | 351篇 |
2015年 | 165篇 |
2014年 | 210篇 |
2013年 | 228篇 |
2012年 | 227篇 |
2011年 | 417篇 |
2010年 | 232篇 |
2009年 | 267篇 |
2008年 | 214篇 |
2007年 | 179篇 |
2006年 | 159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与技术创新效率在我国省域间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三者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即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在不同地区形成局部空间集聚,存在高低非均衡的“俱乐部”现象。基于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国和分地区看,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均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且二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能够发挥彼此间的互补效应,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不同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和中部地区显著。 相似文献
983.
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848篇创新驱动研究论文的研究特征和主题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揭示了该主题领域的期刊与学科分布、核心作者群以及机构和区域分布。从研究主题来看,国内创新驱动理论成果划分为国家层面的宏观研究、产业和区域层面的中观研究、企业层面的微观研究3个层次。最后进行研究展望,认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机理仍将是创新驱动系统的研究重点,基础研究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作用是重要衍生问题,科技金融和知识产权则是探讨的分域热点,创新驱动的绿色化和民主化将成为研究新趋向。 相似文献
984.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逐渐深入,服务成为价值交换的核心要素,企业研发工作的重心从产品创新延伸到服务创新。在服务创新背景下,市场需求、关键资源和创新模式的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改变,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以应对挑战。然而,目前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尚不充分。分析并验证了制造企业组织柔性对动态服务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从支撑服务创新的角度出发,将组织柔性划分为组织文化柔性、组织结构柔性和人力资源柔性,分析了组织柔性通过增强企业动态服务创新能力(服务需求感知能力、服务方案开发能力和服务系统重构能力)提升服务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反映上述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组织市场(B2B)作为研究背景,面向制造企业管理者收集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柔性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动态服务创新能力和市场动态性分别在二者间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最后,就企业如何提高组织柔性,增强动态服务创新能力,进而改善服务创新绩效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85.
根据创新开放广度与深度,提出高广度-高深度、高广度-低深度、低广度-高深度与低广度-低深度4种组合策略。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开放度组合策略与创新绩效关系模型,以我国三大行业201家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实施高广度-高深度组合策略的企业倾向于追求突破式创新绩效,实施其它三类组合策略的企业倾向于追求渐进式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不仅能够积极调节高广度-高深度、高广度-低深度、低广度-高深度组合策略与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关系,而且能够积极调节3种组合策略与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关系,但是无法调节低广度-低深度组合策略与突破式创新绩效、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6.
为探寻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挖掘促进中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力点,运用元分析方法,对中国国内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再分析,结果发现:①企业层面的企业规模、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企业研发人员投入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组织间层面的知识协同性、知识转移能力、信息沟通渠道及合作紧密度,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与经费支持,区域层面的法律法规完善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均能够显著提升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②区位因素、数据类型分别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与企业规模、政府经费资助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87.
动态能力理论是企业能力研究学派在标准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研究方向,强调了能力的动态性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能力自身特有的模糊性、复杂性和隐性特点使得动态能力的内涵与构成一直处于一个“黑箱”状态。因此,通过对当前动态能力源起、概念以及实现途径等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从系统观和控制论的双重角度,揭示动态能力内涵及构成要素的黑箱所在,将有助于企业用动态能力的标准来对自身现有能力进行衡量和判断,以明确能力调整的方向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88.
“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为高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提供了机会,而高校学生的创新行为又有益于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在分析众创模式下高校学生创新决策和创新行为演化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需求者和高校学生创新行为演化博弈模型,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一步描述博弈双方的动态决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创新行为与需求者参与度相互影响,如果只有一方选择纳什均衡策略,双方无法达到演化均衡状态;当需求者选择参与策略概率大于0.2,或高校学生创新成果被采用的几率大于0.5时,系统会最终达到演化均衡状态。最后,从高校学生与政府视角,提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9.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