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75篇
工业经济   134篇
计划管理   275篇
经济学   802篇
综合类   162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263篇
农业经济   62篇
经济概况   4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 进行了分析。从景观概况,运营、范围、目标、策略、经济和 评估可持续方面对英国布莱纳文工业景观保护实践的经验、教 训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国策和现实问 题,从工业遗产景观保护的理论、制度、层级、目标、模式和 主体等方面对我国可持续的工业遗产景观保护路径进行了思 考,提出了在我国建立面向可持续的,地区发展综合目标、整 体系统规划管理、多元伙伴机制耦合的工业遗产景观保护新格 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62.
以重庆长寿化工园区为例,阐述了循环经济理念在化工园区的应用,在分析长寿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园区的发展思路及加快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此为其他化工园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基于SWOT的桂林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带动广西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但是,区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北部湾的发展也会吸引整个广西区的工业经济要素向北部湾经济圈集中。桂林位于广西北部,对工业发展要素的吸引力相对不足,发展速度缓慢,逐渐成为地区经济的低谷。所以,桂林如果不加快发展步伐,将有可能被边缘化。“十一五”期间,桂林工业总量不断攀升,主导作用逐渐凸显,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园区建设取得突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桂林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深度挖掘桂林工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在这个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桂林工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为探索桂林和北部湾两地的工业互补方式和促进桂林工业经济废展提供科举的决筻依据。  相似文献   
64.
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是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是河北省经济中的重点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但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面临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紧迫性。通过借鉴国内外以技术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典型经验,指出以技术创新推动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推动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包括重点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密切产学研合作,建立区域间创新资源共享的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65.
产业支撑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首先对城市产业支撑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对贵州省88个县区市的产业支撑现状进行剖析,发现建强县大部分依托第二产业、小部分依托第三产业,大多数非建强县缺乏产业支撑。结合贵州省城市人口的发展规划,提出了贵州省经济强县和非经济强县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最后,提出了严把环境关,正确选择和培育支柱产业;加快高速路网建设,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全面加强县区市竞争力评价,强化城市对标管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城市产业带形成;加强地区间合作,实现产业集群跨区域的分工与协调;加快城市群的建立,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关注省际边界县,探索产业发展新途径等贵州省发展城市产业支撑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6.
战略型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复兴的一剂良药,它必将改变经济增长轨迹和产业格局。文章界定了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内涵,概括了战略型新兴产业的特征;结合钻石理论,由产业资源潜力、产业联动效应、产业竞争能力、产业需求能力及外部影响因素——政府和机会等六大指标入手,构建了战略型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以产业贡献力和产业成长力为纵横坐标的三维空间评价模型;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对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和海洋工程等五大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初步发现,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方面的既有优势明显,可成为该市未来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新能源、海洋工程和航空制造产业发展状况乐观,在大力培育和扶持之下,会有明显的积蓄优势。  相似文献   
67.
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呈现西弱东强的格局,促进西部省域工业企业创新、加速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中国工业经济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结合制度安排设计促进企业创新的政策,并经地方政府推动实施,以实现地区工业企业的跨越发展。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以四川省工业企业为研究实例,在进行样本企业的问卷调查及样本企业的观测点的量化测度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影响西部省域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五个核心因素和八个重要因素。从而提出促进西部省域工业企业创新、提升其创新能力的“深化以创新为目标的制度改革”等七类二十三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8.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的国有、私营、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情况予以统计排序,并进行了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比较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各省市内部国有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协调性,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在各省市的优先发展情况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各省市之间工业企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国有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符合中国区域经济东强西弱的总体特征;东、中、西部国有、私营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征:东部的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中部的外商投资_X=lk企业发展相对缓慢;西部的内蒙古、陕西、四川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  相似文献   
69.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全球工业联盟(ILP)是美国高校第一个建立和开展全球产学研合作的平台,ILP实行会员注册制服务。本文结合研究MIT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综合分析MIT全球工业联盟的合作资源与服务,特别是其在中国的整体战略和最新进展。建议积极引导中国领先创新企业加盟MIT全球工业联盟,拓宽国际产学研合作渠道,深化科研领域的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70.
产业结构反映了经济增长的结构,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的关键。研究如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与均衡来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对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趋势分析、结构偏差系数以及取对数线性回归的就业弹性分析等方法,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样本数据,分析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并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提出了扩大就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