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17篇
工业经济   103篇
计划管理   394篇
经济学   708篇
综合类   250篇
运输经济   98篇
旅游经济   257篇
贸易经济   644篇
农业经济   43篇
经济概况   3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技术转移是将社会科技资源转化为实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渠道不畅、技术转移绩效不高、大学科技成果成功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基于现实需求和研究缺口,构建组织模块化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收集我国38所研究型大学样本数据,采用SPSS24.0和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路径分析,论证和检验组织模块化对于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组织模块化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在组织模块化与技术转移绩效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知识共享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模块化独立性、响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上,其对组织模块分工性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发展和创新的源泉与重要资源。研发团队沟通行为是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探究其对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认同、知识共享等理论为基础,以知识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沟通行为与自主创新绩效的关系,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288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研发团队合作性沟通对团队产品创新绩效和工艺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研发团队竞争性沟通和回避性沟通对团队产品创新绩效和工艺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在研发团队合作性沟通、竞争性沟通与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显著中介作用,但是在研发团队回避性沟通对自主创新绩效影响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论为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自主创新绩效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路径,对企业提高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3.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全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明晰互联网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至关重要。基于2006-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回归技术,全面探讨了互联网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边际报酬递增的正向非线性影响,且在政府支持环境下两者存在正向、边际报酬递增的非线性关系,但在对外开放环境下,两者存在正向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对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存在异质性双门槛效应,如对高校、企业呈现出正向U型影响,而对研发机构表现为正向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依据该结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互联网+创新能力”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34.
提升供应商创新性能有效促进制造商产品创新。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知识基础观,从制造商视角出发,构建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各维度对供应商创新性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对216家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制造商使能的供应商知识整合与供应商创新性之间关系的理论逻辑。研究发现:①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各维度对供应商创新性均具有正向作用;②制造商使能的供应商知识整合两个维度均正向影响供应商创新性;③制造商使能的供应商知识整合在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各维度与供应商创新性间扮演不同中介作用。结论揭示了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提升供应商创新性的过程机制,对制造商开发供应商创新潜能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35.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逐渐深入,服务成为价值交换的核心要素,企业研发工作的重心从产品创新延伸到服务创新。在服务创新背景下,市场需求、关键资源和创新模式的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改变,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以应对挑战。然而,目前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尚不充分。分析并验证了制造企业组织柔性对动态服务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从支撑服务创新的角度出发,将组织柔性划分为组织文化柔性、组织结构柔性和人力资源柔性,分析了组织柔性通过增强企业动态服务创新能力(服务需求感知能力、服务方案开发能力和服务系统重构能力)提升服务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反映上述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组织市场(B2B)作为研究背景,面向制造企业管理者收集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柔性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动态服务创新能力和市场动态性分别在二者间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最后,就企业如何提高组织柔性,增强动态服务创新能力,进而改善服务创新绩效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6.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究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区域间产业集聚特征差异显著,高协同集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低协同集聚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水平、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均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二者协同集聚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双重门槛,当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度和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度均介于第一、二门槛之间时,产业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最强。仅少部分省域两产业集聚度介于第一二门槛之间,能够有效发挥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7.
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创新:基于长三角扩容的准自然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都市圈发展的新时代,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创新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创新资源流动整合、知识技术溢出和市场规模扩大等维度深入分析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创新的潜在作用机制,将长三角扩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3-2018年中国内地283个地级市为样本数据,综合利用合成控制法和PSM-DID模型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①整体而言,长三角扩容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从不同区域看,长三角扩容对原位和新进城市创新水平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新进城市的影响大于原位城市;②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容政策对科创走廊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强于非科创走廊城市,同时区域通达性改善也能够明显强化扩容对城市创新的政策效应;③扩容政策对城市创新的作用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趋势。研究结论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区域创新合作、建设长三角创新驱动示范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8.
基于web的基因检测服务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芯片技术把数以万计的寡核苷酸以点阵的方式排列在固体介质表面, 实现了基因(组)的快速、高能量、敏 感和高效率检测。基因检测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预测疾病风险及个 体特性, 而将基因检测服务和无处不在的网络 平台相结合,则真正实现了个人遗传 信息(personal genetic information, PGI)快捷可读,实现了预防医学、IT 科技和商业的完美结合。通过互联网 进行基因检测服务销售与广告,将加 快实现基因检测服务商业化进程和推 动其快速发展。从而将基因革命和基 因检测服务推到一个全新的平台,即 基因检测服务电子商务化。这将在临 床疾病检测和健康监测等领域掀起一 股高科技消费热潮。  相似文献   
139.
NGO的存在,对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主体的官方救助体系形成有利的补充。NGO自身的特质也决定其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时更便捷、更专业。因此,在NGO行业中引入"竞争"的经济学概念,改变原先由政府全方位提供社会救助的模式,形成由政府主导、NGO参与、政府择优购买NGO提供服务这样的自由竞争市场,使得政府由原先"制定者"、"实施者"逐渐转变为"主导者"、"购买者"的角色,可以极大地调动NGO的积极性,激活市场动力,并且通过自发的市场调节,形成对有限行政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同时推动中国的慈善组织蓬勃发展,使社会救助事业取得跨越式进步。  相似文献   
140.
The transition economie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EE) have become important exporters of many types of services to Western Europe. We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CEE’s advantages over competing exporters, such as India, China and Brazil, using disaggregated data on service exports and a novel estimation technique for the gravity equat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mportance of geographical distance varies substantially across types of service exports. Geography is important for exports of construction services, but it has a negligible impact on computer‐related services. However, the relative quality of legal institutions influences trade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service categori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ggregating services that are not homogeneous could conceal importan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geographical distance and other variables on the pattern of service tra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