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134篇
综合类   116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5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恩格斯对待《资本论》的态度是将其看做科学作品和历史作品的统一,坚持由“科学品性”提升“历史品格”——这就是对唯物主义路径的着重阐发;恩格斯进而希望通过自己的扎实辛勤工作,全方位展示他和马克思共同的理论思维——辩证法,用以“伟大逻辑”的建构。要之,恩格斯的工作和《资本论》方法关联的线索有三:一是以《自然辩证法》研究和《资本论》商品章“工作呼应”,希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彻底肃清“蒲鲁东主义”;二是坚持《资本论》的由“自然过程”向“历史过程”进军,对其总体方法论和理论逻辑主张——自然历史过程——进行学理性阐发,又主要归结于发生学的工作逻辑;三是恩格斯晚年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考,以耄耋之年推动“《资本论》增补”工作,进行巨大的认识推进。换言之,从广义的工作角度看,恩格斯是尝试把《资本论》当作马克思自身要完成而未能完成的“《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全面预演。经由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化的“辩证法”努力,《资本论》逐渐成为指导科学思考和进行意识形态战斗的武器,这为《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究竟指向何方,这是理论界争议很大的问题.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相伴发展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在由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过程中充当了不自觉的工具.因此,充分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弄清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对其做出制度性分析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收入分配理论的比较分析:马克思与新古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分配理论和新古典分配理论虽然都论述了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分配形式,但在研究视角、价值基础、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上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才是真正科学的分配理论,才是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分析企业签约人的权力界定、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异同,构建了经济学理论的第一个企业理论分析框架。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系统性、深刻性和规范性使其在企业理论发展史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它与西方现代主流企业理论的分析框架在权力配置来源、不完全契约的原因解释和企业理论的演进逻辑方面存在分歧。两相比较,马克思企业理论更为完整和系统化。通过对马克思企业理论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认为马克思企业理论对我国当前的企业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是创造价值的生产范围还应扩大;现行的分配政策应向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复杂劳动倾斜,具体的分配方式需要创新;要重视复杂劳动,提高劳动效率,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劳动价值论调节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断地促进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生产力”,马克思有诸多提法和表述。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含义的生产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无疑是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乃至整个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本文运用现代“系统论”方法,分别就生产力系统的“系统质”、系统内部的“要素”和“结构”、系统外部的“环境”和“条件”进行梳理和剖析。基本结论是:要把“系统质”的一般层面的生产力规定与内部“要素”和“结构”、外部“环境”和“条件”等具体层面的生产力规定区别开来;前者回答的是生产力“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回答的则是“什么是”生产力的问题;既不能把这些不同层次的生产力规定混为一谈,更不能用具体层面的任何一种生产力规定去排斥甚至取代一般层面的生产力规定。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of the theoretical linkages between Thorstein Veblen and Karl Marx. Special reference is placed Veblen's criticisms of Marx and the Marxist tradition for adhering to the preconceptions of (a) the natural right of labour to the full product, and (b) the teleology of conscious agents directing action towards change. Veblen was incorrect to believe that Marx adhered to the natural right of labour thesis, but he was correct to assert that Marx utilized undesirable teleologies. Overall, however, Veblen was attempting to reformulate and modernise the materialistic conception of history through an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institutions. The two thinkers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important ways, although Veblen's analysis is more evolutionary, collectivist and holistic.  相似文献   
18.
高嵩 《经济评论》2012,(3):5-10
本文强调马克思与斯密对投机的认识存在分歧,主张把这种分歧追溯到他们秉持的不同的个人观念。斯密在对个人进行抽象时只强调了自利性和理性,马克思则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也看作个人的行为特征。因为强调人们彼此间的依赖和制约,马克思没有忽视彼此依赖和制约着的任意一方行为主体,他正视选择投机的资本家的存在,承认投机还会对资产价格进而对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冲击,在他笔下,选择投机的资本家、选择投资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总是结成一定的关系借以制约彼此的行为选择。因为没有把个人理解为彼此依赖和制约着的。斯密轻易忽视了选择投机的资本家的存在,他否认投机及其对资产价格进而对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冲击,无法正确理解选择投机的资本家与他人结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reconstructs Marx's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ces of production in terms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division of labour in particular processes of production, social division of labour and technical progress. It also brings out Marx's conception of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stablishes his view of the essential interdependence amo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ces of production, the process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markets; it further brings out the role of competition as a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in the interrelated processes of accumulation a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productivity of labour.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中国始终面临着两个重大课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国家独立,一个是如何实现现代化,对这两个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离不开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认识到民族独立与现代化的一致性,以及认识到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一致性,是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探索发展道路进程中的两次理论自觉。社会形态的局部跨越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构成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两个基本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中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