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66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124篇
经济学   55篇
综合类   57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91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5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7 毫秒
91.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research instrument designed to explore ethical reasoning in a tax context. This research instrument is a version of the Defining Issues Test (DIT) originally developed by Rest [1979a, Development in Judging Moral Issue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MN); 1979b, Defining Issues Tes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MN)], but adapted to focus specifically on the environment encountered by tax practitioners. The paper explores reasons for developing a context- (and profession-) specific test, and details the manner in which this was undertaken. The study on which it is based aims to compare the reasoning of tax practitioners in the tax-specific context and in the general social context covered by the original DIT, and to compare this with the reasoning of non-specialists in these two contexts. The paper therefore also considers the issues that arise when using such tests to compare reasoning in different domains or to compare groups. The focus on instrument development to measure ethical reasoning in a specific domain will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on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area of the DIT and will facilitate cross-study comparisons.  相似文献   
92.
文章根据1978~2007年中国的年度数据,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进行研究,对生产性服务业与金融深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验证它们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修正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金融深化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金融深化过程中的金融结构、金融中介以及利率等问题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很大的制约,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从而有效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3.
长期以来,香港是中国重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和重要的转口贸易地,同时,香港对外贸易的发展也离不开内地的支持.两地贸易的相互依存度正在不断上升.香港进口与出口之间具有互动的因果关系.香港的进口带动出口的发展,香港出口的增加,促进了产品价值的实现,可以进口更多更好的产品或投入品,形成良性循环.中国内地进出口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特别在改革开放初期,重视出口、忽视进口的现象比较严重,进出口互动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因此,不断调整中国内地进出口产品数量、优化贸易结构,对于中国内地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论中国经济长周期波动的特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兵 《南方经济》2006,29(9):75-85
本文的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长波运行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长波存在超长的上升期,这一特殊性源自我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不断进展。我们应继续以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推动我国经济长波的高位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95.
本文基于日本的统计数据,利用VAR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政府部门投资、民间部门投资和全产业总资本收益率之间的相互作用。VAR模型分析表明,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影响比较大,两者对全产业总资本收益率的影响都很大且政府投资的影响远远大于民间投资,这些影响关系都较复杂。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政府投资变化是民间投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两者分别是全产业总资本收益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这些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反方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6.
带有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文献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单位根检验是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而是否考虑结构突变对单位根检验的结论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考虑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已成为计量经济学界的一个前沿热点问题。本文回顾了这一问题的发展历史,总结了该领域已取得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最后对该问题最新的发展动向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97.
对我国区际经济与金融差距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区域间金融发展的差异对经济发展差距有无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如何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项任务。以塞尔指标衡量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差距,发现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与金融发展差距呈现一致的变动关系,且金融差距大于经济差距。由此引出的基本判断是我国区际经济差距的逻辑原因有金融因素,进而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判断我国省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从中可以明确我国东部地区金融成长偏重于内生状态,而中西部地区更倾向于外生状态。考虑到改革的总体方向,并借鉴东部地区的经验,放松金融抑制、催化内生金融成长无疑是全面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8.
信贷配给是制约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建设的重要因素,也阻碍了农村金融环境优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引入制度因子,量化信贷配给,构建了信贷配给宏观计量模型,对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状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明,利率和制度因子是造成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的两大因子。应合理调控利率、推进深化改革、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
房地产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先研究货币政策到房地产市场传导的有效性,再分析房地产市场到最终目标(实体经济)传导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房地产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2、M1是房价指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房价指数是工业增加值、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00.
通过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股市与汇市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汇市与股市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短期相互影响明显;台湾汇市与股市只存在短期的相互效应;香港数据表明两者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方差分解显示股市变动对汇率波动有一定的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