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75篇 |
免费 | 15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861篇 |
工业经济 | 178篇 |
计划管理 | 1127篇 |
经济学 | 792篇 |
综合类 | 846篇 |
运输经济 | 51篇 |
旅游经济 | 96篇 |
贸易经济 | 522篇 |
农业经济 | 139篇 |
经济概况 | 5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80篇 |
2021年 | 92篇 |
2020年 | 123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441篇 |
2012年 | 371篇 |
2011年 | 522篇 |
2010年 | 434篇 |
2009年 | 378篇 |
2008年 | 384篇 |
2007年 | 287篇 |
2006年 | 326篇 |
2005年 | 221篇 |
2004年 | 170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我国电信企业成本管理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外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电信运营商要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准确分析各业务的赢利状况、企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效益,最终实现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利润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此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必须要有高度的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62.
新巴塞尔协议强化了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对银行业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巴塞尔协议全面实行后带来的冲击与挑战,银行审计的理论和方法也需要改进。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以及银行审计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63.
964.
965.
966.
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界定与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共生发展是共生发展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融合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内涵和理论本质,与区域经济的其他理论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文章尝试性地在区域经济基本理论和共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理论,并对此进行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通过挖掘其逻辑起源,对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基本内涵、理论本质和现实意义进行界定与解构,并对相近概念进行理论区分,形成完整的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67.
公共选择理论对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借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公共选择理论受到学术界的某些非议,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其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在中国同样需要公共选择,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公共选择理论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却对中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有着明显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8.
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辨证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技术创新既是循环经济产生的起因,又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制度创新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管理创新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管理方法;最后文章指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对三种创新提出的要求与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969.
墨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益的伟大代表,被尊称为"平民圣人"。墨子的劳动观内在地蕴涵着三个价值判断:尊重劳动;保护劳动人权;珍惜劳动价值。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墨子劳动观的合理思想无疑对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尊重劳动,大力彰显劳动价值;尊重劳动者,努力使其实现体面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共圆中国梦。 相似文献
970.
Coy A. Jone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5,57(4):363-375
Many organizations continually search for new business models and ways to conduct business ethically, yet profitably. Kirk Cheyfitz (2003) proclaims that organizations should not waste time trying to create new business models because the rules of commerce never change. Instead of searching for new business models, organizations can improve business practices by looking at different paradigms or mental models for seeing how to build practices that lead to long-term success. The employment elements of wisdom as paradigms for developing sound structures and practices that will encourage management behaviors that are ethical and lead to profitability. First, a theory of wisdom is developed. Then, the elements of wisdom are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a general business structure and to refocusing some basic business practic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