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0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财政金融   2236篇
工业经济   516篇
计划管理   1799篇
经济学   3628篇
综合类   1655篇
运输经济   140篇
旅游经济   161篇
贸易经济   1423篇
农业经济   1130篇
经济概况   184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574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801篇
  2013年   1219篇
  2012年   876篇
  2011年   1150篇
  2010年   875篇
  2009年   886篇
  2008年   1001篇
  2007年   867篇
  2006年   833篇
  2005年   563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针对我国农业分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实国情,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打造农业科技创业链。我国科技创业链政策应在基础活动环节和辅助活动环节进行创新,优化运行机制,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更好地维护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52.
消费者考虑集是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品牌只有进入考虑集才有可能被最终购买。本研究在上海以牙膏作为测试对象检验了牙膏品牌进入考虑集时消费者所依据的决策规则。实证结果显示,消费者主要使用排除式决策规则、非权重的补偿式决策规则和权重的补偿式决策规则。  相似文献   
953.
在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三农"工作的投入。通过分析我国财政政策投资领域方向、财政农业支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财政农业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与回归模型,提出优化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对策与建议,促进农村与农业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54.
沈爱华 《经济管理》2007,29(17):87-91
加速苏北发展是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吸引区域外投资是苏北快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加速南北产业转移将成为苏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加速苏北经济发展应优先重点发展江苏沿海以及内陆中心区域,完善城镇规划,建立网络状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955.
刘林 《改革与战略》2010,26(11):36-40
我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内需应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外需快速增长给我国央行货币发行与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带来挑战,使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加剧,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做到良性循环。要建立起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我国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此,文章在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进行出口战略性调整,"消解并转移"过度的外汇储备,把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政府促进公共消费联系在一起,以此作为有效扩大内需的一种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956.
张振兴 《经济经纬》2007,(3):132-134
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内部人控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控股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共同构成内部人,内部人共同分享控制权利益带来的好处.监管政策的出发点是降低控制权利益,减少内部人(控股股东和管理层)与中小股东、债权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市场的"三公"原则.  相似文献   
957.
人口结构转变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供给数量趋减,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提高,新生代劳动力择业行为转变,低端劳动力成本攀升,这将对我国制造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基于1952-2014年中国人口、劳动力和制造业发展相关数据,本文对劳动力供给变化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理深入展开探讨,认为劳动力供给数量下降会倒逼制造业升级,知识型劳动力占比提速会顺推制造业升级,新生代劳动者择业行为转变会促进制造业升级。因此,我国应顺沿劳动力供给变化,既要通过技术技能双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升级,又要通过政策促推制造业向和劳动力供给动态变化相协调的价值链高端和结构高端升级。  相似文献   
958.
土地利用是一个伦理问题,城市土地利用政策必须遵循效率、公平、生态、利义统一的伦理原则。针对目前城市土地利用政策中伦理缺失现象,必须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扩大和完善公民参与,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型土地利用政策体系,更加注重公平理念,加强政策主体的职业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959.
Among distribution centre operations, order picking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the most labour-intensive activity. Sophisticated storage assignment policies adopted to reduce the travel distance of order picking have been explored in the literature. Unfortunately, previous research has been devoted to locating entire products from scratch. Instead, this study intends to propose an adaptive approach, a Data Mining-based Storage Assignment approach (DMSA), to find the optimal storage assignment for newly delivered products that need to be put away when there is vacant shelf space in a distribution centre. In the DMSA, a new association index (AIX) i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fitness between the put away products and the unassigned storage locations by applying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With AIX, the storage location assignment problem (SLAP) can be formulated and solved as a binary integer programming.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DMSA, a real-world order database of a distribution centre is obtained and used to compare the results from DMSA with a random assignment approach. It turns out that DMSA outperforms random assignment as the number of put away products and the proportion of put away products with high turnover rates increase.  相似文献   
960.
China's leaders have often expressed concerns about social instability, viewed as a threat both to the political order and to continued rapid growth. Slower growth might, in turn, further undermine social stability. Using survey data,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s the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social instability. Four main determinants are identified.'past and expected growth of income, income inequality, economic insecurity and misgovernance. The paper then considers possible policies to reduce social instability, examining each of the determinants in tu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