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12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147篇
经济学   404篇
综合类   187篇
运输经济   13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137篇
农业经济   32篇
经济概况   3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庸俗性表现的反思,可得出如下结论:(1)不能割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联系,而过分宣扬“经济人”或“理性人”的假设;(2)不能割裂经济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而孤立地研究经济。对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不能仅仅研究其理论本身,还应研究其产生的思想和文化背景;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和模式,不能过分倚重或迷信经济数量分析。对于中国的经济问题,必须放在中国的历史、思想、文化、民族心理等这样的大背景下来开展研究和寻求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2.
中国新型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工业化强调通过现代技术不断深度开发和广度拓展自然资源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利用价值,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利用,使中国工业从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和技术导向型."环境成本内化"发展模式的构建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它具体包括:建立"成本内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强化城市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33.
中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在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超常增长,并成为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的内在逻辑联系;从实证角度剖析了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冲击,以及引起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我国应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促使国际收支结构平衡,以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34.
确立资源有偿使用的环境经济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有偿使用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也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本文在分析环境有偿使用机制成固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主要有偿使用形式、排污收费、环境税和环境补偿费等作实证分析,并提出今后强化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若干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实施高等教育创新的条件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6.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起源、概念、理论基础、发展实践等方面分析了循环经济是一种深化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模式,结合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和我国的客观发展态势,分析了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八个基本思路和五个关键对策。  相似文献   
37.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实现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的重要舞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沿海国家,也是海洋大国之一,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与兴盛必然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我国具有开发利用海洋的优越条件和战略性需要,应该把海洋开发作为跨世纪治国兴邦的国家发展战略。我国具有方便地进入海洋的区位优势和环境条件,应该成为亲海民族,陆地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客观上需要把海洋作为后备资源基地,世界历史经验证明,疏远海洋的民族必然落后。积极开发海洋资源,制定蓝色工程计划,发展海洋产业群;开发蓝色国主,建设海洋经济带,用20~30年时间把我国建成海洋经济强国。本文纵横论证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标准、条件、指导方针和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提出了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建立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实行“依法治海”、建立海洋综合管理的财政保证机制、加强海洋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益性服务能力和加强国际合诈等多项具体建议措施,多元化推动我国的海洋经济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38.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西部地区在结构调整中具有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边境线长、沉淀成本低等优势 ,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可以有力地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顺利调整。  相似文献   
39.
2006年石油价格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影响2006年石油价格的因素做了系统分析。认为2006年形成油价风险的主要动因已从需求的波动转向供给的波动;2006年油价将由于供求的脆弱平衡维持高位运行的格局,并且,由于供给链中潜在的危机,油价波动性将会非常大;但在全球经济增速下降、石油需求增长放缓、石油生产国家和公司仍然在努力满足市场需求、炼油瓶颈有望缓和的大背景下,油价在2006年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不会大幅上升,不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0.
杨继生  向镜洁 《金融研究》2020,485(11):40-57
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流动性进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因此货币资金的配置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交互效应面板分位数回归,测度货币政策对实体企业流动性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实体经济流动性配置陷入了资金越充裕的企业越易于获得融资,越易于获得融资的企业资金越充裕的窘境。这种流动性配置的“马太效应”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对尾部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及头部企业的一半;虚拟经济对尾部企业的“分流效应”高达头部企业的3倍,从而强化了流动性配置的失衡。因此,当前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普惠政策有助于提升流动性配置效率,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的关键在于健全现代化金融体系,增强货币政策的靶向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