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8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5篇
经济学   46篇
综合类   14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随之呈现多样化特征。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以风险偏好为研究视角,对我国居民风险偏好水平变动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以标准新凯恩斯模型为基础,构造符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对转型时期的最优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强调货币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模型中引入消费和实际货币余额不可分的跨期效用函数形式。研究结果表明:(1)包含名义货币增长的混合型泰勒规则拟合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规则效果最佳,因此货币供应量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2)与可分性模型相比,不可分模型拟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效果更优。在不可分效用函数下,与货币供应量相关的实际货币余额将影响经济的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使得居民风险偏好成为决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当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上升时,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随之增强。因此,在选择货币政策实施时点上,应充分考虑市场中的风险偏好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  相似文献   
62.
现行审计质量问题是审计委托权配置失范的外部性表现.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对现行会计流程控制权配置范式进行变迁,改变目前企业管理当局集会计政策选择权、会计人员聘任权及审计委托权于一身的状况,使会计信息供应脱离管理当局的直接控制而由财务报告委员会及其所属的独立会计机构全程负责,此时高质量审计服务成为信息生产者、信息使用者、企业管理当局及注册会计师的共同需求,审计质量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63.
人力资源强市是一个系统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强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更需要用人单位齐心协力,不但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而且需要政府制定人力资源强市的政策及制度,更需要把政策和制度具体化为工作机制。人力资源强市的着力点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要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就要转变观念,顺应"人才主权"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64.
张红  汪小圈 《金融研究》2021,490(4):187-206
基于2002-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数据,本文识别出上市公司在0%(避免亏损)和6%(公开增发股票)两个阈值处的盈余管理动机,并对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进行估计。首先,数据证实A股上市公司ROE分布图在阈值0%和6%处存在明显的左侧样本缺失、右侧样本聚集现象,表明公司确实为满足政策要求在阈值附近进行了盈余管理,将公司ROE从阈值左侧操纵至右侧。其次,本文用聚束设计方法估计出3.18%的上市公司为避免汇报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占真实亏损公司的59.25%,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将ROE平均提高了2.115个百分点。为了成功公开增发而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比例虽然仅有0.28%,但占到了实际股票公开增发公司的58.13%,平均盈余管理幅度为0.524个百分点。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2016年以前上市公司为了避免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一直很稳定,2002-2005年是为了满足公开增发条件而进行盈余管理最严重的年份;动机强烈的ST企业和杠杆率高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65.
在新发展格局中,畅通国内大循环是一个关键任务,而形成国内统一市场又是其中的基础条件。我国作为一个地域面积大、地区差异明显的大国,长期以来实施了向下分权的治理体制,在激发地方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市场分割的弊端。财税激励是各地方政府采取市场分割策略的主要动因,因此未来需要在税收分成、税制设计、政府间事权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促进产品和要素在地区间和行业间的自由流动,从而形成统一的国内大市场。  相似文献   
66.
朱青 《财政研究》2020,(4):9-14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以及就业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场防控疫情的斗争中,财政税收政策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无论是减税还是增支都将会加大财政的赤字率。在2020年这个特殊时期,国家可以考虑突破3%的财政赤字率,但从长期来看,未来也不应该搞结构性赤字,因为这将导致巨大的政府债务。为了应对疫情,国家应当在加大宏观政策调节的力度、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缓解企业经营困难以及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方面出台相应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67.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gree to which volatility in interbank interest rates leads to volatility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with longer maturities (e.g. T‐bills) in Kenya since 2012, year in which the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switched to a forward‐looking approach, relative to seven other inflation targeting (IT) countries (Ghana, Hungary, Poland, South Africa, Sweden, Thailand and Uganda). Kenya shows strong volatility transmission and high persistence similar to other countries in transition to a more forwardlooking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These result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a strong commitment to an interbank rate as an operational target and suggest that the central bank could reduce uncertainty in short‐term yields significantly by smoothing out the overnight interest rates around the policy rate.  相似文献   
68.
秦小凤 《特区经济》2012,(7):261-263
本文先对收入差距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再以基尼系数为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指标,对其进行了科学测算,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ARIMA的基尼系数预测模型,通过定量预测2012~2020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对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做出了科学判断,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9.
马文杰  徐晓萍 《金融研究》2018,459(9):19-36
本文依据较易获得的银行网点数据,利用异质性随机双边前沿模型,提出了定量识别农村信贷供给非效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的调研数据,按照某一地区受到供给型或需求型信贷抑制的可能性大小将样本进行分类,实证分析了信贷抑制类型对农村信贷扶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抑制我国农村信贷的主要原因,是风险导致的需求型信贷抑制。信贷抑制类型会显著影响农村信贷扶持政策的效果:降低贷款利率、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对提升需求型信贷抑制地区的信贷扶持效果非常有效;而要提高供给型信贷抑制地区的信贷扶持效果,应以增加银行网点密度、提高涉农贷款比重以提高信贷可获得性为主,降低贷款利率、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合理制定农村信贷扶持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0.
A common, complex, and underexamined aspect of women's experience at work emerges when work and motherhood intersect for the first time; pregnant workers are challenged by the need to manage their impressions and identities. Thu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model and corresponding proposi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and outcomes of pregnancy disclosure. We extend stigma theory to the case of pregnant workers and explore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timing of expectant status disclos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colleagues. We describe negative intra- and interpersonal experiences that may be encountered by pregnant women that may account for their departure from the workforce, thereby 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 issues that may exacerbate (or ameliorate) turnover among working mot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