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76篇
工业经济   59篇
计划管理   386篇
经济学   861篇
综合类   186篇
运输经济   58篇
旅游经济   26篇
贸易经济   250篇
农业经济   99篇
经济概况   4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福建省自主创新服务能力与全国各地主要省市相比处于中上水平。通过实施创新服务人力资源建设工程,设立创新服务机构发展专项基金,加强创新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推进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服务的政策和科技环境及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式,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2.
In efforts to promote transitions to sustainability in city-regions,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actors throughout the world are devising comprehensive sustainability strategies and implementing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Social actors in many city-regions view forest stewardship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this integrated approach. Generally, urban sustainability goals are guided by the 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integrity, environmental quality, social equity, social inclusion, and social justice. In other words,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should foster a good quality of life for all by providing equitable access to adequate economic opportunity, housing, education, public service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nvironmental amenities. Governance structures should pursue these goals democratically with legitimacy,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Effective sustainabilit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depend on the reliability of land-use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approaches. They also require field-based, qualitative empirical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 social dynamics that are invisible from spac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ncourage international, cross-disciplinary dialogue on the conceptual, theoretical, methodological, and practical groundwork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metropolitan land-change science, particularly for rapidly expand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 begin by presenting the paper's central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Next, I explore existing analy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land-use dynamics in metropolitan regions. After a brief discussion of specific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collaborativ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support of metropolitan land-change science, I conclude by proposing a four-part agenda for coordinated investigation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forest recovery in city-region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103.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FDI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利用1991-2003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就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段时间里FDI对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有显著的影响,FDI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在区域间的非均衡分布又加剧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最后提出吸引更多的FDI到中西部地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Thiess Buettner 《Empirica》2007,34(4):287-297
This paper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on regional labor market flexibility in Europe and, in particular, in the EU-accession countri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Whereas substantial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unemployment are found for pre-accession EU member countries as well as for accession countri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taking account of spatial effects shows that regional wage flexibilit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accession countries. Moreover, unemployment disparities are found to be less persistent in the accession countries.
Thiess BuettnerEmail:
  相似文献   
105.
肖长培 《特区经济》2007,9(3):13-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国内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相适应,面对席卷全球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国开始了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艰辛探索,历经10多年的辛勤耕耘,取得了可喜成果,初步构建了多层次、多种机制的“米”字型区域经济合作基本框架。但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带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软弱性”,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务实的运动和一个具体的进程,没有清晰的议程和核心的目标。本文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进程及当前的战略深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06.
高玮  刘巧雅 《财政科学》2020,(2):101-110
近年来,江苏财政部门积极支持营商环境建设,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采取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设立支持企业发展的奖补资金等举措,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行业税负可能上升、无定价权的企业在税制改革中获益相对较少、减税降费"降成本"效应下降等,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增强"降成本"政策的协调性,采取完善增值税抵扣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7.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我国新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选取2009-2018年30个省市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营商环境质量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励效应及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①营商环境优化对中国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效应,但其影响更多表现为资金供给而非制度供给;②企业家精神是营商环境与技术创新的中介变量,营商环境要素、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激励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③营商环境显性激励作用明显,但内生激励不足。研究结论可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技术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8.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8—2018年面板数据,测度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对本省域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均有促进作用,而在部分矩阵下对省际创新发展有负向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科研经费投入、人才投入与外商投资均对区域创新产生一定影响。为此,建议加强区域技术联系与资源共享,打破数字经济在区域间创新发展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创新资源精准投入,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经济应用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9.
什么样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有助于提高区域创新绩效是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两种方法,对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数字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数字创新基础设施、数字人才和金融服务是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构成,但单个要素并不是提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②4种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要素组态有助于提高区域创新绩效,构成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分别是政府引导的智力聚集型、企业开拓的环境支撑型、主体多元的综合发展型和企业主导的资本驱动型;③各地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区域创新新动能,助推“数字中国”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0.
从区域合作的本质上看,区域合作不仅仅是追求经济的发展,也是为了建设"一个‘好的治理’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具备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的基本要素。"这"五个基本要素"为完善有关区域合作的研究指出了一个基本方向。本文研究的是如何构建、提升区域软实力以促使区域合作更为健康、持久的进行。具体而言,就是研究通过文化、社会政策及其工具、价值观等非物质要素的构建,不断增强区域合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人才资源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经济运作系统的协调、扩张和倍增效应,从而提高区域竞争力。本文的基本论点是构建区域软实力可使区域合作持久的进行,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提升区域认同感和区域内居民的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