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7篇
  免费   33篇
财政金融   227篇
工业经济   60篇
计划管理   342篇
经济学   781篇
综合类   201篇
运输经济   21篇
旅游经济   111篇
贸易经济   259篇
农业经济   51篇
经济概况   2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early literature on research contests stressed the advantages of a fixed prize in inspiring R&D effort. More recently the focus has moved towards endogenizing the rewards to research activity in these tournament settings, since this can induce extra effort or enhance the surplus of the buyer. We focus on a research contest as a means of selecting a partner for an R&D enterprise, in an informational setting in which the established providers of R&D services know more about each others’ relative capabilities than does the buyer/sponsor. An alternative use of our model is in choosing between prospective patentees where the Patent Trading Office has less information on the patents than the competitors. This asymmetry creates a source of inefficiency if a rank order contest is used as a selection device; we show how the contest can be modified to improve selection efficiency, while maintaining its simplicity (as only ordinal information is required). The modification that we suggest involves endogenizing the prizes that are awarded contingent upon whether a contestant wins or loses the contest. Furthermore, the payment system and the selection mechanism are detail-free. This paper is part of the project “The Knowledge-Based Society” sponsored by the 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 (project 172603/V10).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兴起的混合研究法为案例研究者提供了新思路,案例研究也因此拥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研究范式。现有研究尚未梳理这些范式,也未找出其来源,更不可能告诉案例研究者如何选用这些范式。系统梳理案例研究相关文献,以方法论属性与资料搜集方式为依据,划分得到文献计量、文献荟萃分析、实地观察与访谈、问卷调查、混合研究5种案例研究范式。随后,归纳得到每种范式的12个研究步骤及各种范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最后,从案例研究者出发,归纳了案例研究选择过程。主张从案例研究者出发,通过匹配案例研究范式与限制性因素以及评价研究结果并通过反馈环节来改进案例研究选择过程。解决了案例研究者可以选择哪些研究范式以及如何选择的问题,为案例研究者选用规范、科学与适合自身的研究范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3.
在华外资研发机构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高校作为研发创新的重要载体与外资研发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进而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从国家创新体系包容性视角,分析了高校与外资研发机构科研合作模式演进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企业科技创新景气问卷调查的研究步骤和计算方法,基于2015年深圳市700家企业的景气问卷调查数据,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研究发现:深圳市企业家科技创新信心指数和企业科技创新环境总体指数均有所上升;深圳市技术环境支持指数涨幅最明显;深圳市人才环境虽有所改善但其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最大瓶颈;深圳市企业融资环境亟待继续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65.
高校虽是我国三大科研主体之一,但其科研活动却广受诟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主客观原因,发现高校科研系统存在着“投入产出最大化”悖论。基于“外部性”与“零和博弈”等经典理论,提出了“投入产出最小化”概念。根据“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的本质和成因,从强化激励、加强监管、改善环境3个方面提出了系统性对策与建议。“投入产出最小化”现象的提出,为分析当前高校科研活动绩效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6.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06年设立了科技政策学研究计划(SciSIP),经过十多年发展,在数据与方法研究以及共同体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聚焦于SciSIP计划及其历年项目成果,对SciSIP计划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对SciSIP计划的研究成果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推进科技政策学研究及“科技政策学”这一新兴学科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7.
同行评议是各国科研资助机构普遍采用的项目申请评审方法。由于同行评议自身存在一些局限性,国外科研资助机构采取了各具特色的质量控制措施。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成立以来,在提升同行评议质量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通过对几个典型国家的科研资助机构同行评议质量控制机制进行梳理,总结分析了各自特点和优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我国科学基金同行评议质量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
以2012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女性获得者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当选年龄、工作地域、工作单位、留学状况、所在学部等要素进行计量研究,归纳、总结了该群体特征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新时代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69.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科技目标而设定的基本行动准则。文章首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发展的相关规划为主线,结合相关的国家文件,把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分成"奠定基础"、"消弱"、"恢复建设"、"改革创新"四个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政策演化的梳理,接着研究指出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农业科技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据显著地位;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政府就始终强调农业科技工作要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上世纪50年代中叶开始,我国就开始探索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生产结合的工作机制与体制,即持续的农业科技机制体制探索。论文最后分析指出我国农业科技政策三大特征是相互相承的,未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继续保持这三大特征外,将更加突出政府在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0.
较正式的工作关系和非正式的私人关系是组织内员工间的两类基本关系,然而现有研究在探讨员工关系与知识共享间关系时,很少对这两类关系加以区分,对它们与员工知识共享间的作用机制缺乏足够的解释,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员工工作关系、私人关系与知识共享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讨论了作为情境变量的组织知识管理战略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都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工作关系在私人关系和员工知识共享间发挥中介作用;"人"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在私人关系和工作关系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通过工作关系的中介作用对员工知识共享产生影响。最后,探讨了实证分析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