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24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胡查平  梁珂珂 《技术经济》2022,41(6):143-153
以往研究关注了制造业服务化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但对于服务化中顾客满意度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受到了哪些关键影响因素的助推,文献并没有做出明确回应。文章基于过往研究成果,对强化顾客满意度的关键助推因素进行了梳理,并以浙江、江苏、广东、湖南等四个省份的210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检验了其在助推顾客满意度形成中的内在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产品服务系统个性化程度是实现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基础,即产品服务系统个性化程度越高,顾客满意度的基础越牢靠;处理顾客变化需求的企业战略动态能力是顾客满意度得以不断维系的重要保证,即处理顾客变化需求的企业战略动态能力越强,顾客满意度越具有保障;员工主动服务客户意识是顾客满意度实现的重要背后支柱,即员工主动服务客户意识越强,产品服务系统交付质量越高,顾客满意度亦将越高。以上研究发现,对丰富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研究领域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制造企业如何通过服务化战略转型以强化顾客满意度,进而确保企业高绩效获取亦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运用200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以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产业政策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服务化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与西部地区企业相比,东部地区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增加投资激励创新,进而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同时,产业政策可能通过降低投资收益率抑制创新,进而阻碍制造企业服务化。上述结论不仅能够丰富相关文献,而且可以为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论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3.
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伴随着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且两类创新协同演进是推动服务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当前,服务化研究大多以此为基点,探讨两类创新的关系,并且随着服务化的“数字化”特征越发明显,大多数学者从技术层面提出数字化技术对两类创新的促进作用。然而,鲜有学者考虑数字化技术对两类创新关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服务化研究与实践。为此,首先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分析两类创新的相互作用及其耦合困境;其次,厘清数字化技术促进两类创新的前因、过程与结果,并据此解析数字化技术增强两类创新耦合效应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该主题未来可拓展研究的三大方向。  相似文献   
24.
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可能遭遇失败,总结失败经验有助于服务化。失败学习与服务化是制造企业提高绩效的两个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失败学习效率,促使服务化迈向成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服务化与失败学习两者间关系,发现失败学习是服务化的先决条件,为服务化提供知识网络,服务化为失败学习丰富知识来源,提供学习方向,两者通过社会资本相互促进,形成双螺旋联动发展模式。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具体阐释了失败学习与服务化的联动机理。  相似文献   
25.
刘伟江  吕镯 《南方经济》2018,37(5):1-21
文章使用上市公司2007-2016年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DI合成控制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营改增"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营改增"通过制造业服务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营改增"政策主要通过直接作用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经由制造业服务化来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作用并不存在。文章的研究对"营改增"政策完善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6.
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对于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缺乏对其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在制造型企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引入中介调节变量商业模式和文化障碍,构建了制造型企业服务化、商业模式、文化障碍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河南、上海和浙江省157家企业为调查对象,研究了文化障碍对制造型企业服务化、商业模式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工具的分析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对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文化障碍对制造型企业服务化战略和企业绩效的间接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7.
肖挺 《技术经济》2020,39(2):87-98
关注于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的文献并不缺乏,但在服务化过程中制造企业的市场表现可能出现波动,这就涉及了企业运营的风险。通过采集我国上市制造企业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拥有良好的研发能力以及开发更多与产品高度关联的服务有助于缓解服务化所造成的风险,但营销活动的增强以及不可被吸收的冗余资源增多会加剧外界对于企业服务化战略的担忧从而造成更大的经营风险。被吸收的冗余资源则没有体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且上述作用在分行业以及分规模的企业之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8.
胡查平  冉宪莉  刘用 《技术经济》2020,39(9):207-215
制造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压力驱动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转型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但关于在强环境压力下,制造企业究竟是应如何行动才能有助于其战略成功转型?过往研究重视不足。文章拟通过整合多重理论视角,系统地构建了以制造企业环境压力为主效应,知识密集服务网络嵌入为传导机制,企业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表明:环境压力下的传统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成功转型与其嵌入知识密集服务网络以获取服务化战略转型资源而达到企业自身能力的构建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即通过知识密集型服务网络嵌入获取的互补性优势资源或能力在制造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研究还发现,企业吸收能力在制造企业知识密集服务网络嵌入与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的关系中起到调节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9.
研究目标:把握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方法:基于MRIO模型的贸易增加值核算及结构分解分析。研究发现:如果考虑中国贸易的二元结构,则制造业服务化悖论并不存在,1995~2011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服务增加值占比由33.54%上升至33.74%,上升幅度很小,但国内服务增加值对于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创造的重要性在快速提高,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呈现出“以国内服务替代国外服务”的趋势;从不同贸易方式来看,制造业加工出口的国内服务化水平较低但其提升幅度大大超过了一般贸易出口;市场分割弱化了国内产业关联、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服务部门增加值系数下降,以及来自于亚太地区出口市场的低端俘获,这些都是抑制一般贸易出口的国内服务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研究创新:利用OECD-ICIO区分加工贸易的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服务增加值进行再测算,并比较分析两种不同贸易方式下国内服务化转型的变动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研究价值:为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利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服务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企业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其要求企业竞争关键点、价值流程、组织结构和创新模式发生彻底转变。这一巨大挑战催生了“服务化悖论”相关研究。“互联网+”相关研究大多强调互联网对服务化转型的积极影响,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现有“服务化悖论”的研究较为零散,从价值创造视角将其系统地归纳为3个方面;深入阐释“互联网+”模式对“服务化悖论”的缓解机制,强调“脱媒”功能可以克服顾客接近悖论,以同步协同缓解战略一致性悖论,以互联网导致的“单边锁定弱化”克服行业资源能力悖论;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化运行机制,强调制造企业以“平台”模式实现服务化经营,而平台领导者、知识经纪人、模块化供应商借助互联网进行价值协同,通过“产品+服务”组合包实现需求面而非供给面范围经济,以个性化服务推动企业价值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