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5篇
财政金融   268篇
工业经济   158篇
计划管理   439篇
经济学   992篇
综合类   327篇
运输经济   27篇
旅游经济   77篇
贸易经济   376篇
农业经济   149篇
经济概况   6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是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是河北省经济中的重点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但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面临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紧迫性。通过借鉴国内外以技术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典型经验,指出以技术创新推动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推动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包括重点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密切产学研合作,建立区域间创新资源共享的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2.
产业支撑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首先对城市产业支撑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对贵州省88个县区市的产业支撑现状进行剖析,发现建强县大部分依托第二产业、小部分依托第三产业,大多数非建强县缺乏产业支撑。结合贵州省城市人口的发展规划,提出了贵州省经济强县和非经济强县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最后,提出了严把环境关,正确选择和培育支柱产业;加快高速路网建设,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全面加强县区市竞争力评价,强化城市对标管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城市产业带形成;加强地区间合作,实现产业集群跨区域的分工与协调;加快城市群的建立,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关注省际边界县,探索产业发展新途径等贵州省发展城市产业支撑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3.
战略型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复兴的一剂良药,它必将改变经济增长轨迹和产业格局。文章界定了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内涵,概括了战略型新兴产业的特征;结合钻石理论,由产业资源潜力、产业联动效应、产业竞争能力、产业需求能力及外部影响因素——政府和机会等六大指标入手,构建了战略型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以产业贡献力和产业成长力为纵横坐标的三维空间评价模型;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对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和海洋工程等五大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初步发现,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方面的既有优势明显,可成为该市未来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新能源、海洋工程和航空制造产业发展状况乐观,在大力培育和扶持之下,会有明显的积蓄优势。  相似文献   
104.
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呈现西弱东强的格局,促进西部省域工业企业创新、加速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中国工业经济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结合制度安排设计促进企业创新的政策,并经地方政府推动实施,以实现地区工业企业的跨越发展。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以四川省工业企业为研究实例,在进行样本企业的问卷调查及样本企业的观测点的量化测度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影响西部省域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五个核心因素和八个重要因素。从而提出促进西部省域工业企业创新、提升其创新能力的“深化以创新为目标的制度改革”等七类二十三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的国有、私营、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情况予以统计排序,并进行了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比较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各省市内部国有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协调性,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在各省市的优先发展情况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各省市之间工业企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国有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符合中国区域经济东强西弱的总体特征;东、中、西部国有、私营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征:东部的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中部的外商投资_X=lk企业发展相对缓慢;西部的内蒙古、陕西、四川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  相似文献   
10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全球工业联盟(ILP)是美国高校第一个建立和开展全球产学研合作的平台,ILP实行会员注册制服务。本文结合研究MIT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综合分析MIT全球工业联盟的合作资源与服务,特别是其在中国的整体战略和最新进展。建议积极引导中国领先创新企业加盟MIT全球工业联盟,拓宽国际产学研合作渠道,深化科研领域的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07.
2010年俄罗斯宣布在斯科尔科沃地区建设类似美国“硅谷”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俄罗斯在“后危机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探索。该中心实质上是一个新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的超级科技综合体,一个高新技术园区。它将吸引国内外的高校和企业设立实验室、分支机构,也将吸引世界各地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此工作。本文研究了该项目的出台背景、相关规划、法律保障、优惠条件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的优劣势和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08.
运用判别分析法和决策树模型对上证180的成分股是否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对上市公司是否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进行分辨,并且可以找出影响因素。但是从两种模型的结果来看,决策树模型要明显优于判别分析法。从我们的分析样本来看,对企业是否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市盈率、市净率、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营业总收入等。在实际中,通过这两种方法,投资者可以寻找出那些具有超额收益率的股票进行投资,从而使得自身的投资结果优于大盘。  相似文献   
109.
以上海市普陀区、苏州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特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济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更加显著,其中社会融合因素与居留意愿正相关,家乡联系与居留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从制度因素来看,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它改变了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相似文献   
110.
产业结构反映了经济增长的结构,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的关键。研究如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与均衡来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对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趋势分析、结构偏差系数以及取对数线性回归的就业弹性分析等方法,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样本数据,分析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并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提出了扩大就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