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3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56篇
财政金融   337篇
工业经济   249篇
计划管理   709篇
经济学   1852篇
综合类   450篇
运输经济   28篇
旅游经济   62篇
贸易经济   667篇
农业经济   128篇
经济概况   51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ABSTRACT

This paper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productivity of a public (government-funded) R&D project improves when the aggregate R&D investment in the same technology field increases. Based on the unique project level data that cover almost entire public R&D projects in Korea, this paper shows that aggregate investment in other public R&D projects in the same technology field increases a public R&D project’s outputs both independent of its project expenditure (additive spillover effects) and interactive with its project expenditure (multiplicative spillover effects). The spillover effects from the aggregate private R&D investment in the same technology field also exist, but to a much lesser extent.  相似文献   
92.
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以技术标准化战略为纽带,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开展协作研发、知识产权许可、技术标准合作,形成基于构件/模块的知识异化、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配套性技术创新体系.其内部的企业、创新种群、创新群落、创新网(键)、创新环境分别与一般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群落、食物网(链)、自然环境具有类似的生态特征及规律,而且,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组织相比,还具有集群的高度虚拟性、创新的跨国性、合作共生的必然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3.
在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中,普遍存在的企业模仿为什么没有抑制企业创新?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和对现实中集群发展历程及企业行为的现察,可以发现其中的内生性模仿机制和竞争性、合作性创新机制,从企业行为机制视角观察集群创新是如何启动的;在企业不同阶段和不同集群类型中,企业模仿和创新的路径也不同.由此得出了培育产业集群和升级产业集群方面的政策含义,指出政府对于传统产业集群创新升级方面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94.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中小企业的发展都是一个长期性、国际性的话题.对一个国家来讲,中小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增加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为现在的各国所重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这个议题已被提上日程.但是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缓慢、ERP实施难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针对我国目前中小企业ER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研究其对策,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张伟 《特区经济》2007,(12):67-69
本文以波特的"五力"模型为分析工具,力图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认为国内银行业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着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挑战。因此,国内银行业要实施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96.
为了厘清政策支持对技术创业成功的作用机制,将创业激情作为中介变量、政策感知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政策支持影响技术创业成功的理论模型,并结合云南地区291家技术创业企业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支持促进技术创业成功;政策支持通过激发技术创业者创业激情进而促进技术创业成功;政策感知强化政策支持对技术创业成功的正向影响,同时增强政策支持对创业激情的正向影响,对创业激情的中介过程具有调节作用,即在不同水平政策感知下,创业激情的中介效用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7.
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准确把握创新型园区创建的进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供对策和建议。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创新型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依据科技部提出的《创新型园区建设指南》建立了包括创新体系、创新要素聚集、创新效益、创新效率、园区总量指标在内的5个方面35个创新型园区的评价指标,并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文章最后建议,为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应该加强三方面工作即:吸引科学领军型人才加速园区创新实践有重大突破、激发园区创新活力、建立跨区域知识创新平台加速知识共享和知识资本增值。  相似文献   
98.
创新系统范式的古典解释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创新理论和管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系统论和复杂网络科学赋予"创新"以新的内涵,创新理论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熊彼特理论的传统线性范式,创新系统范式愈来愈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和重视,标志着创新系统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以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为依据,创新系统范式依次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微观到中观、最后至一体化的过程。本文运用技术创新的系统范式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探析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剖析国家、区域和产业层面技术创新的内涵、本质及其演进路径;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创新实践,深入阐释不同创新体系或网络的结构、要素、功能及动力机制,并重点分析了当代创新系统范式研究中复杂网络和小世界模型的作用机制,提出创新系统范式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
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多层次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用动态的观点探析国家创新系统的层级结构、功能及层次之间的作用机理。认为国家创新系统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还应当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描述为小生境中创新的产生、社会技术体制对创新的选择和社会技术地景对创新的选择三个阶段。而后分别从企业、区域与国家三个层级进一步考察新技术的产生、发展、改进和扩散的演化过程,指出层级间个人或集体行为有机联系并相互作用,使国家创新系统有效运行。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应根据不同层次影响创新因素的特征进行有效政策定位,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
低碳经济技术锁定突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低碳经济的实现依赖于技术创新,只有以过硬的技术作保障,才能从源头制止更多污染物的产生,实现低碳发展。但是我国低碳经济存在着“技术锁定”现象,技术锁定使我国现代产业体系难以形成,消耗了大量的能源,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文章从我国低碳经济技术锁定的现象出发,分析了技术锁定的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研发能力薄弱、投资风险巨大、国际技术转移困难、低碳消费观念滞后等综合因素影响。文章提出了低碳技术锁定突破点是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并分析了与之对应的跨越型技术路径和顺轨型技术路径。文章还针对不同的路径,提出了发展我国低碳经济,实现技术跨越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