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23篇
计划管理   521篇
经济学   61篇
综合类   33篇
运输经济   617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43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赵勇飞 《价值工程》2011,30(31):36-37
我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对铁路安全管理诸多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安全思想认识,制定有效的安全责任制度,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提高职工业务素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构建事故管理分析预测机制,加强设备质量的管理,这是适应现代化铁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2.
近代中国,开发西北成为国人共识,各种具体开发方案亦经由社会各界迭次提出。其中,以铁路拉动西北经济发展之议,颇为时人瞩目。作为新兴的交通方式,铁路以其费省运捷的特点受到西北开发论者及普通西北民众的极大关注,在其时的西北开发论潮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3.
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合同管理关系铁路企业经营成效。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企业合同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合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竞争理论的研究,提出了铁路运输竞争的概念及分类,建立了铁路运输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模型;特别是通过对现行中国铁路运输区域管理(铁路局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研究,建立了铁路现有区域管理模式下的竞争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充分竞争的新型铁路公司竞争模型,即通过改革后使任一客户(旅客或货主)在同一地区可以选择不同铁路运输公司为其服务,建立起铁路运输企业间的内部充分竞争机制,对铁路运输改革、打破运输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
战略装车点是全面改进货运作业流程的高效运输与管理模式。结合遵义车务段规划、建设战略装车点的实践,探讨如何通过科学选点和布局、改善作业设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战略装车点,提高运输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86.
面对新线集中投入运营,高速客运专线及电气化新设备从无到有的新形势,乌鲁木齐铁路局采取"延伸管理+业务外包"的新线管理模式,确保实现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五统一",快速形成新线运输能力,有效提高全局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7.
王蓉 《价值工程》2011,30(29):50-51
信号电源绝缘不良需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研究,要通过这一现象去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本文重点讨论铁路信号电源绝缘的不良分析以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8.
范淑萍 《特区经济》2010,(10):214-216
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对云南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地处滇南的红河地区首当其冲。蒙自、个旧、开远等城市经济迅速增长,铁路沿线各城镇的兴起繁荣,为滇南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89.
赵自静 《价值工程》2011,30(3):66-67
综合接地系统是将铁路沿线的牵引供电回流系统、电力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及其他电子信息系统、建筑物、道床、站台、桥梁、隧道、声屏障等需接地的装置通过贯通地线连成一体的接地系统。现就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的施工工艺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0.
铁路是典型的网络型基础产业,存在着大量由铁路运输企业共同使用的共用性财产权利。合理配置共用性财产权利,是推进我国铁路经营体制机制转变的前置条件,也是我国铁路经营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的内在要求。为切实落实铁道部党组推进我国铁路转换经营体制机制的战略部署,有效配置共用性财产权利,实现经营管理权重心的下移,一是要明确界定铁道部与铁路局的共用性和专用性财产权利边界;二是要合理调整组织边界,构建权责明确的市场经营主体;三是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