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6篇
  免费   987篇
  国内免费   15篇
财政金融   140篇
工业经济   50篇
计划管理   599篇
经济学   711篇
综合类   616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544篇
农业经济   1606篇
经济概况   712篇
  2025年   53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目的 农业生态补偿是促进农业生态价值实现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现有研究对于农业生态补偿的范围、适用条件、合理的政策设计等缺乏系统分析。方法 文章基于文献综述、理论分析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等分析方法,系统梳理了农业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演进,总结了农业生态补偿的核心要素和适用条件,在梳理农业外部性特征基础上提出农业生态补偿的政策框架设计,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改进的关键措施。结果 提出构建“城镇补农村、工业补农业、政府补农户、销区补产区、中央补产区”的五位一体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农业具有的外部性属性和外溢对象,提出农业生态补偿的政策框架。结论 提出对标WTO补贴规则,推进农业财政资金绿色化和生态化,加强补偿标准设计的科学性,推动农业生态补偿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2.
本着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水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针对农产品流通的各个主要环节,为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模型,建立了统一的农产品追溯编码方案以及基于XML技术的统一数据传输模型。同时,针对农产品的流通特点,提出并建立了基于GPS、ZigBee技术、传感器技术、GPRS网络及Internet的衣产品流通过程实时监控系统,解决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中的物流过程监控问题。  相似文献   
953.
通过评价农用地生态安全,为农用地的生态管护提供参考,为实现农用地的微观评价奠定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资料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从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理论入手,以河南省为例,构建了基于县域尺度的19个评价因子层、6个评价因素层、3个评价目标层的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1)农用地的生态安全评价属基础性、前瞻性研究课题,目前只处于宏观研究阶段;(2)用分层多因素指数和法对农用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其因子层、因素层、目标层都具有空间性,每个层次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954.
陕西省农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陕西省农地经营权流转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但仍存在土地产权不明晰、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不成熟、农地经营权流转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严重限制农地经营权流转的速度与范围。文章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走访农户、搜集数据及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陕西省农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问题、成因进行实地调研,并提出加强陕西省农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的合理化建议:(1)通过土地确权、规范农地经营权流转流程,提高农地经营权流转效率;(2)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电商平台、保险、智库、创客空间,提高农业收益。  相似文献   
955.
[目的]在中国积极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必然选择。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也是扩大劳均经营规模的基本保障。[方法]文章基于2019年对中国13个省份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OLS模型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充分考察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和劳均经营规模之间同时决策的内生性及其结果,然后检验不同兼业情况、地形条件下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劳均经营规模的影响。[结果]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农户采纳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劳均经营规模存在显著性促进作用,而劳均经营规模对农机社会化服务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农机社会化服务与劳均经营规模两种决策间存在双向反馈效应。相较于兼业农户,纯农业户群体采纳农机社会化服务对扩大劳均经营规模的作用更为明显;且农机社会化服务在平地的农户中才会显著扩大劳均经营规模。[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剖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劳均经营规模的关系,为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扩大劳均经营规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56.
In this study, we assess whether household outsourcing production tasks provided by tobacco cooperatives affect household technical efficiency, using the survey data from 449 households i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in 2014. The one-step estimation of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is employed. We also use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 approach to address the potential selection biases that may arise from unobserved factors that are correlated with both outsourcing service adoption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rmers’ decision to outsource agricultural services provided by cooperative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The effects of outsourcing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are highly heterogeneous at different production stages. It is also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the magnitudes of outsourcing effects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are similar between labor-intensive services and technology-intensive services.  相似文献   
957.
农业污染防治的财政与市场补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污染防治的补偿机制涉及财政与市场两个方面。文章全面分析了农业污染防治补偿机制的内涵以及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标准、被补偿者识别和补偿方式,为我国农业污染防治的补偿机制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58.
农业的深层危机来源于农民和土地。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使农村大量耕地被占用;伴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文化程度低、以女性为主的特点导致农业生产技术利用率低,单位面积产量低;土地质量的下降又进一步制约着农产品产量增长。然而,在农产品市场供给降低的同时,人口消费、饲料消耗、工业用粮的增长却使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是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59.
[目的]为切实解决我国长期面临的农业资源禀赋家底不清楚、农业资源更新不及时、基础数据共享不充分等实际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率先启动了\"国家重要农业资源台账数据\"系统建设和服务应用。[方法]文章在国家重要农业资源台账数据基础上,根据研究内容与分析要求,甄选出了典型样点县(市)农用地资源数据库(2010~2015年),作为农用地资源态势分析和研究的依据。[结果](1)耕地、林地是典型样点县农用地主要类型。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占土地总面积均在40%以上。2010~2015年,全国各样点农用地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耕地呈现总体增加的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76%,主要分布在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地区,耕地减少的地区主要在快速发展的中部区域。(2)2010~2015年耕地质量呈现整体下降态势,这种趋势在我国中部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尤其明显。草地、园地面积均有明显减少,年均减少2.10%和2.02%。(3)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全氮含量平均值、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及土壤pH发现,东北地区样点的有机质含量高,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南部地区的土壤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较高,华北地区普遍偏低。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的地区分布在中部地区,而南部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中部地区的p H普遍偏高,土壤呈碱性,南部及北部地区的pH偏低,土壤多为酸性。[结论]近些年来我国耕地数量保持稳定甚至有所增加,但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不容忽视。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亟须进一步加大农用地资源整治与保护力度,加快国家农业资源基础数据建设与共享,加强农业资源利用领域前沿的技术方法和科学决策研究,为新时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0.
文章基于\"数据-行为-绩效\"理论研究范式,运用坝上地区5个县60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各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机制创新促进农户增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与旅游业相关的3种产业化模式,从业面积纯收益与人均纯收益都明显高于传统产业化模式。回归结果显示:农户家庭特征变量中只有农户财产对农户增收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农户资源禀赋变量中各变量对农户增收均具有比较显著的影响;除了传统种养业产业化模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不够显著外,坝上地区的其它农业产业化机制创新模式,尤其是生态种养业产业化模式与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兼业产业化模式对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确实很明显。充分说明,不断进行农业产业化模式与机制创新,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相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增加农户收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