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7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56篇
财政金融   132篇
工业经济   50篇
计划管理   542篇
经济学   700篇
综合类   566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537篇
农业经济   1448篇
经济概况   67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平原农业区的生产和土地利用方式严重影响区域的 生物多样性,利用融合多学科的景观空间规划构建有效的评价 方法和格局优化模式以实现多样化的生境保护和恢复,提升生 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以辽宁省黑山县为例,首先梳理了 平原农业区对于生物多样性威胁的机制和研究的框架;其次识 别平原农业区的特殊生境类型,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和InVEST 模型的生境质量评价构建多尺度生境质量评价机制;同时使用 基于图论和电路理论的Linkage Mapper软件,识别和分级 空间中的重要生态源地、潜在廊道及廊道上的关键夹点区域。 结果显示,农业景观中空间异质性和连接性影响生物多样性; 研究区有主要生境23类,整体生境质量较差,农田面积较大 是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识别出核心斑块33个,重要廊道 34条,通过与卫星图比照,廊道位置与线性生境重合;关键 夹点区域位于靠近农村居民点的自然生境上,故营造人类干扰 与生态平衡农村居住区是空间规划的重点;同时根据以上研究 提出了多尺度的空间规划途径,为平原农业区生境优化和生物 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农业转移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要求,更是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与文化交融的纽带作用;基于新型城镇化的人本核心的内容与要求,文章以农业转移人口的结构特征、价值需求内容与转移方向选择为研究内容,以江苏南京、扬州与常州三地不同的地域空间分布、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地区为研究样本,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异质性的影响与表现进行了理论诠释与实证分析;正视农业转移人口的异质性并以此为基础确立符合转移主体结构变化、价值诉求内容与转移趋势的有效、针对性的农业转移人口政策,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的核心,也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市民化道路实现的前提,更是经济、政治与社会得以整体推进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从分析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总量特征、结构特征等现状入手,选取2003—2013年中国和日本农产品的贸易数据,利用CMS模型从农产品贸易总额和分类农产品贸易额两个层面对两国农产品贸易变动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深受日本农产品市场需求规模的影响,中国出口农产品与日本农产品市场结构匹配性不足,导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并根据结果提出在“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加强双边谈判,就主要需求的农产品贸易签订双边协议并设立相应的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994.
基于门槛效应估计模型,采取 Hansen 提出的门限回归法,利用2004—2013年新疆14地州市的面板数据,以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作为门限变量,实证分析农民收入对农业投入产出关系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对新疆农业投入产出弹性有显著影响,并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当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跨过8050元门限值时,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用电量、有效灌溉面积的产出弹性明显增加;当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跨过9650元门限值时,农业机械总动力的产出弹性明显增加。可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提升有利于增加新疆农业的产出,而南疆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离门限值有一定距离,抑制了其农业产出弹性的提升。因此,应努力提升新疆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并重点扶持南疆地区。  相似文献   
995.
福建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工作,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社会保障、推进随迁子女教育同城化和解决住房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着制度性和非制度性障碍。因此,必须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度创新多维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企业为主体,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发挥社会作用,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96.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保险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服务面临起步时间较晚、发展速度较慢农民参与积极性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相关成因包括政府推行力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专业人才较少等;对策则从加强立法、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完善市场监管和管理等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997.
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是实现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随着黑龙江省多年的不断实践,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一暴露出来,制约其效用的充分发挥。因此,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对于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及深远影响,农业产业化现状调查作为其问题研究的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变得更加重要与必要。  相似文献   
998.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特征及结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祥 《财贸研究》2007,18(4):39-43,70
自从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处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国加强了与东盟农业领域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分工合作是国家之间经贸关系往来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为了减少中国和东盟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摩擦,加强经济贸易合作,中国有必要调整自己不够合理的出口产品结构。本文界定了农产品的范围并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分类,进而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更是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发展农业物流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我国当前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农业物流合作经济组织的自治、自助、独立自主性,并不排斥政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废止农业税之后城乡税制如何衔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彦彬 《商业研究》2006,(18):132-134
废止农业税后,农村不应该成为永久性的无税区,但是目前我国直接实现城乡税制一体化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客观条件,在全面取消农业税和统一的城乡税之间应该有一个缓冲的过渡期。而设立土地税和调整房产税作为统筹城乡税制过渡性措施,能实现城乡税制改革的顺利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