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9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财政金融   707篇
工业经济   507篇
计划管理   2189篇
经济学   1654篇
综合类   1251篇
运输经济   169篇
旅游经济   175篇
贸易经济   1158篇
农业经济   474篇
经济概况   100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718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728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497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空间布局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合理空间布局对有效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及生产布局的"落地生根"至关重要。对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空间布局进行分析,把握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方法]以河南省16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GIS10.1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空间分布及行政区划分布进行可视化表达;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对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空间凝聚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及基尼系数对其空间分布集中度进行分析,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其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1)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省域范围内呈集聚分布;在市域范围内分布不均衡,主要以集聚型分布为主。(2)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呈较集中分布,但集中分布程度很低。(3)示范区空间布局模式总体上呈"一核、五带"型,均集中在河南省北部。(4)示范区分布密度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西部三门峡、洛阳市中心以南、平顶山市中心以西、南阳市中心以北区域是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空间格局分布最薄弱区域。[结论]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空间布局现状对发挥其对全省范围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并不明显,若不进行优化将会产生极化效应。"三核、多带,区域间平衡布局"是河南省现代农业园区空间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922.
[目的]在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加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格局及优化研究,对指导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居住地的集约化管理,改善农村现有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运用平均最邻近比率、平均分布密度和乡村聚落平均人数描述河南省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并采用Arcgis10. 2绘制乡村聚落平均分布密度图,从县域和市域尺度分析了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指明该省乡村聚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性的优化建议。[结果](1)河南省乡村聚落整体呈集聚分布,从空间位置来看,都集中在东北部地区。(2)乡村聚落县域分布密度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中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平均分布密度较大,呈沿交通要道周围分布,东南和西北地区平均分布密度较低。(3)各市级行政单位乡村聚落分布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洛阳市、驻马店市、南阳市、信阳市和三门峡市的聚落密度较小,均低于全省乡村聚落平均密度。漯河市、三门峡市、濮阳市和济源市的行政村均人数不足800人。[结论]针对小规模聚落的零散分布和偏远贫困区域乡村聚落的边缘化等问题,今后该省可重点建设中心村,以城带乡发展城边村,同时加大对边缘聚落的改造,结合当地文化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当地居民进行自我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23.
探讨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体制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体制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的直接推动力,但现有的金融支持力度尚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文章以河北省为例,从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和金融体制优化的现状调查入手,发现金融体制优化对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金融供给总量不足、金融中介种类单一、资金支持周期较短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为优化河北省农村金融体制,提出提高金融供给总量、开展多样化金融服务、完善长期贷款制度和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等4个方面等建议,以期为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优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4.
我国渔业中介组织的涵义及作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渔业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已不适应国际化渔业发展形势,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培育各种渔业中介组织,提高我国渔民组织化程度,提升渔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因此,探讨渔业中介组织的涵义及其作用,对我国建立并完善渔业中介组织,发展渔业经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渔业中介组织的涵义及中介组织功能的基础上,探讨渔业中介组织的作用,并结合我国渔业中介组织的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5.
南昌市新建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及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南昌市新建县的土地利用现状及1997~2004年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构成,可见农用地面积减少迅速,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分析了经济、城市化、区位、土地制度政策等因素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26.
查阅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各种历史资料,结合所收集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年卡调查的数据,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年卡市场开发做了可行性分析,明确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年卡市场定位,提出了年卡市场开发的策略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27.
李旭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2):174-176,184
分析了我国林业企业的竞争环境,阐述了从产业生态角度提升林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林业企业实施低成本和产品差别化战略,有利于培育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928.
简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模型设计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如何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键所在。作者首先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关系,论述了通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可以提高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效益和功能,接着阐述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内涵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综合效益目标,然后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一般模型进行了设计,最后就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了辨证剖析。  相似文献   
929.
930.
激励相容与渔业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水产品市场需求的持续高涨,海洋生物资源稀缺性矛盾日趋尖锐。稀缺意味着竞争,竞争需要规范,产权是规范竞争的一种有效机制。产权重要,是因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内含不同的激励效应。从而对渔民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并进而决定渔业绩效。因此,构建激励相容的渔业产权机制,是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渔业管理者“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