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1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29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22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7篇
农业经济   60篇
经济概况   2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Through the importation of the state‐of‐the‐art British spinning technology of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a new cotton spinning sector began to emerge in Meiji Japan during the 1870s and 1880s. This hectic technology transfer was accompanied by a remarkable domestic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 that enabled the local spinners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productivity to meet the unprecedented pace of the soaring market demand. This paper examines a relatively neglected case of the rattling spindle, Garabō, which was a product of Japanese native industrial endowments in paralle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itish‐style mills.  相似文献   
92.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目前初步形成了\"世界棉花形势看中国,中国棉花市场看新\"的格局,对保障国家棉花产业安全,促进新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近疆年来,新疆棉花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国内外棉花价差巨大,棉农生产积极性急剧下降,国家棉花安全和棉农收益受到严重影响。发展计划司带队赴新疆博乐市达勒特镇呼热布呼村就\"新疆棉花产业现代化道路该如何走\"等相关问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调研组认为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实现棉花产业现代化、巩固新疆棉花产业优势地位的必然选择。呼热布呼村闯出了新路,主要通过以棉田改造为基础,推进棉花标准化种植、以机械采棉为突破口,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以技术推广服务为支撑,推进棉花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5方面,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棉花产业现代化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分析了制约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 5个重点环节,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棉田改造、加强适应棉花机械化集成技术和品种研究、加大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等5方面来推进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稳步攀升,新疆棉花生产成本过高,加上新疆棉花销售回归市场,价格不稳定,导致棉花生产风险增大,棉农种棉积极性降低。文章通过对新疆棉花成本收益及规模报酬变动趋势的研究,为棉农生产决策和政府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在对新疆棉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棉花种植规模变动下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在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寻找生产要素投入成本较低,收益最大的植棉规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棉花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以及不同植棉规模下生产要素对棉花产量增加的贡献程度。结果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单位面积成本和收益随着户均种植规模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变化;单位面积成本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下降,超过一定规模后上升,成本最低植棉规模为3.56hm2;单位面积收益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增加,超过一定规模后下降,收益最高的植棉规模为4.67~5.33hm2。研究发现,户均种植规模在2.5~4.5hm2时,土地费用、机械作业费、水电费、雇工费用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规模在7~10hm2时,化肥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农药、地膜、滴灌带等物质投入未体现规模趋势。结论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成本和收益随着种植规模不同而变化的趋势符合规模经济原理,存在最优种植规模;在不同种植规模下,各种要素投入对新疆农户棉花产量的影响差异明显。因此,要引导棉农合理投入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94.
棉花问题作为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关键议题之一,从其提出之初就充斥着大量的争议,目前国际社会对其能否在短时间内达成突破性进展感到强烈的疑虑。然而从发展权角度看该议题,将其与人权相联系似乎会给我们提供另外一种解决的思路。参照WTO平衡TRIPS与公共健康矛盾的模式,借助于争端解决机制,在目前多哈谈判濒临崩溃的境况下,它不失为一种相对合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95.
简要介绍天然彩棉针织内衣的色彩,强调要注重彩棉针织内衣的色彩设计,并从纤维原料的选择、纱线结构和造型设计、组织结构纹理设计、后整理等方面介绍色彩变化的彩棉针织内衣面料开发途径,及其加工过程和服用中色彩的变化。  相似文献   
96.
[目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我国棉花主产区,稳定兵团棉花生产对全疆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此, 2014年国家在新疆棉区率先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为了解兵团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试点成效及存在问题,以优化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方法]以兵团第一师为例,实地调查第一师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并依据样本区棉农对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响应做了分析。[结果]认为当前兵团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试点成效较好,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稳定了兵团棉花生产,促进了棉花品质提升,保障了棉农增收,加快了行业优化升级,恢复了市场活力; 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依据、方式和金额及政策实施还存在不足。[结论]为优化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提出应加大宣传力度并明确价格边界,合理确定定价周期、实施综合补贴,有效规避世贸规则、建立配套措施,完善信息发布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ZJ-CH58是一种低温低碱多功能前处理助剂。介绍了四合一助剂ZJ-CH58在棉灯芯绒80℃短流程的前处理工艺,采用单因子实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分别探讨了ZJ-CH58用量、双氧水用量、渗透剂的用量、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流程为室温配制工作液→投入织物加热工作液至80℃→保温处理→80℃热水洗2次→冷水洗→脱水→烘干。最佳工艺条件为ZJ-CH58用量为8g/L,30%的H2O2用量为25g/L,精练渗透剂ZJ-C09用量为5g/L,浴比1∶15,pH值为11,80℃保温50~60min。采用此工艺条件处理14条棉灯芯绒织物后,织物的白度为83.2,毛效10.5cm/30min,强降率6.5%,完全能够达到前处理的指标要求。该工艺方法在卷染机和溢流染色机中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8.
单纤维强力仪是棉纺厂中的常用仪器,经常会因使用环境恶劣引起故障,本文针对棉纤维的夹持困难和打印机的传动部件运转不灵故障,提出了解决办法,要做到放样准确、轻柔;夹持松紧适度,不滑脱;出现滑脱能处理;经常清理传动部件内的飞花。同时介绍了单纤维强力仪的常规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99.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cotton producer and consumer and its domestic cotton demand and suppl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world market. This paper firstly gives a discussion on Chinese cotton market, especially from a viewpoint of history to study domestic market price fluctuation. The cotton market history from E R. China's setting up to present has been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and characterized as different agricultural policies applications and economic periodicities. Concluding from the history, artificial influences may be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of market inequilibrium, up to now, market and artificial interruption, are also the key problem. Then it takes domestic cotton demand as a study object, trying to find what will be a statistic significant cotton demand in national level and it's underneath demand frame. Through a seres of analysis on the demand frame, problems have been clearly displayed, an open microeconomic circulation supports our study and six variables had been described by statistics. Therefore, we can analyze the cases of real cotton demand that includes supply and demand reactions in China with experience and estimations. Otherwise, international cotton market is greatly interacted with Chinese domestic market more and more today. Some necessary analysis, such as international cotton supply and demand, Chinese cotton stock policy and world price long run tendency, are very important factors for Chinese cotton development. Those may concern Chinese access to WTO, cotton trade quota and tariff, welfare comparison, etc., all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00.
王加华 《中国农史》2004,23(2):44-50
抗日战争前后,华北的作物种植发生了相反的变化趋势。战前,以棉花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种植比率呈上升趋势,粮食作物呈下降趋势;抗战爆发后,棉花比率却下降,粮食作物比率则上升。个中原因,主要在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掠夺与破坏;土地、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被大肆掠夺与破坏,导致农业投入不足;粮食被大肆抢掠,而同时购销渠道又遭到破坏;受战争影响,在收益对比上,也发生了有利于粮食作物的变化。面对此种情况,广大农民只能增加粮食作物种植而减少棉花的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