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0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34篇
财政金融   87篇
工业经济   106篇
计划管理   494篇
经济学   612篇
综合类   426篇
运输经济   59篇
旅游经济   86篇
贸易经济   273篇
农业经济   1903篇
经济概况   32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71.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天津市七里海湿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将生态承载力、生态绿当量和经济效益作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优化表征,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结果:采用该方法获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以兼顾,有利于当地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研究结论:利用多目标优化模型不但能够较好地协调利益相互竞争的多种目标,而且优化算法具有可靠的数学基础,可以成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2.
Due to land use effects, bioenergy use may cause adverse effects on biodiversity, soil and water and may even fail to guarantee a GHG emissions reduction compared to fossil fuel use. Accounting methodologies and policy instruments were elaborated to prevent these effects, but there is still no sound and consensual methodology to take into account indirect land use change that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s to GHG emissions as well as a loss of biodiversity. While the iLUC hypothesis, that is the potentiality of adverse effects arising from indirect land use change related to biomass cultivation, is hardly subject to dispute,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se effects and especially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however contentious. Hence, bioenergy policies worldwide face a dilemma: Neglecting iLUC effects that do in fact exist or taking them into account although no sound methodology is available? The article cover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iscussion and also analyses the approaches developed for taking indirect land use change into account.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coping with the iLUC dilemma are developed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derived from that.  相似文献   
173.
黑龙江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是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从经济一社会一生态三个方面构建适合黑龙江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和协调度对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2002-2009年间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水平进行分析比较;以评价结果为样本点,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全省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水平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在时问上,12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效益水平呈现不同变化趋势;根据评价结果将12个城市分为土地利用高效益地区、中等效益地区和低效益地区三大类;在空间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呈现"T"型的分布特征,"T"型区域内城市用地效益水平高于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174.
以云南省为研究区,以2002-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得出云南省各州、市之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多样、差异显著,各具特点,土地利用的制约性因素较多,分布不均衡,土地利用变化同人口、人均生产总值等相关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而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关联较小.应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加强土地用途管制,注重加强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所能带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5.
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经营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战略部署,按照实现新时期国土规划独创性和有用性的基本工作要求,以土地用途管制为基本平台,构建了国土发展空间类型体系这一全新空间组织理念。将土地资源配置规模、节约集约用地效益、耕地和生态空间保护与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等重大问题进行结合,提出了土地利用与国土空间优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6.
采用1996—2008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及动态变化,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农用地和未利用及其他用地面积处于减少趋势,建设用地处于增加的状态;随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人文驱动力因子呈线性的定量关系,人口增长及聚集、经济发展、快速城镇化、技术进步是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重要人文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7.
在ARCGIS平台上对比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现状数据,指出了辽宁省养殖用海、港口用海、旅游用海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数量和位置以及围海造地的面积和分布,同时结合相对应的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辽宁省海域使用及相应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宁省海域使用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8.
文章在界定区域耕地保护补偿的基础上,对农用地产能核算与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基于农用地产能核算结果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技术路线和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步骤.同时,根据设计的技术路线和补偿步骤,从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提出了构建完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以期为改善目前耕地数量和质量分割计算的耕地保护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9.
制度变迁理论认为:产权制度设计具有在体制内激励个人与集团的功能.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进行的渐进式经济改革",实践中的"产权"设计需要在法学理论层面对之进行梳理.我国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的利弊与农民财产的市场化问题一直在争议之中.在房价暴涨,危及居民基本居住条件的情况下,政府以金融、行政手段对房价进行调控,上海市明确"土地使用权限到期后由出让方收回",是否合法合理?在探索农村土地入市的过程中,重庆市户籍改革对农村的宅基地以"地票"制度入市交易,实现权利的变现,这一创新举措是否符合法理?文章立足经济法价值论,对土地产权设计的法理价值及上述政策得失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80.
世界多个城市政府以及诸多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进低碳城市的建设,本文主要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提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建议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制定各地区不同的碳排放指标,将碳排放量严格控制在各指标范围之内,并从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提出将碳排放量放入规划体系之中,实现碳减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体化,进而达到节约资源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