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4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82篇
财政金融   127篇
工业经济   103篇
计划管理   654篇
经济学   1645篇
综合类   780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60篇
贸易经济   352篇
农业经济   2261篇
经济概况   78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上海都市农业建设的特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与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相适应,上海农业将朝着都市型农业方向迈进。本文从都市农业的特征出发,以典型事例说明了当前上海都市农业的状况,探讨了发展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2.
重庆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在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过程中,应将生态原理纳入其中。根据重庆酷暑炎热,夏季较长的气候特点,绿化建设时,应采取重林轻草的原则;根据重庆群山耸峙、层峦迭嶂、两江环绕、气势恢宏的地貌特征,形象定位时,应区别于苏州、杭州山水园林城市形象;根据重庆巴渝文化“顺应自然”的精神脉络,巴渝文化景观的开发时,应充分继承这一文化“脉络”,将人文景观的开发与自然景观有机地吻合起来,根据重庆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唯一拥有原始森林的城市,在进行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时,应考虑将市区、市郊、郊外、原生林带有机联系起来,建成一个敞开的绿色生态城。从而使其在地理地貌上别具一格的城市,在城市建设上也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993.
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是其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家庭农场则是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较先进的家庭农场发挥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家庭农场整体的高质量发展。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文件,但鲜有文献对这些文件中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本文收集了21个省级和31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文件,对其提出的示范家庭农场评定条件和要求进行梳理和比较,发现这些认定标准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具体要求与定义性规定脱节,不利于评选出真正的示范家庭农场。比如,没有相应的量化指标来保证“以农业收入为主”和“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规定性,对经营规模大多只有下限要求、没有上限要求,可能把从事非农生产的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和公司性农场等评为示范家庭农场。(2)认定标准过低,示范家庭农场先进性不足不利于示范作用的发挥。例如,未对农场主的年龄、文化程度、经营经验以及农场的新技术采用和机械化水平等提出要求。(3)省级标准与市级标准没有拉开档次,不利于促进不同发展层次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在经营面积上省级要求明显高于市级要求外,其他评定条件和要求的省级标准与市级标准差别不大。(4)认定标准中生态绩效指标太少,不利于新时代家庭农场的绿色发展。虽然有些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文件提出了“三品一标”的要求,但在绿色环保方面的要求过低,不能满足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目前,各地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与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时间短、整体水平不高有关,但示范家庭农场的评选应该着眼于示范性和引领性,而不是照顾大多数。目前,有些地方的做法(如江苏省)值得借鉴。 建议:对示范家庭农场的农业收入比重、家庭成员参与农场经营人数、雇工比例等有一个明确的量的要求,并规定经营规模的上限;适当提高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的门槛条件,例如,农场主的年龄要在55岁以下、文化程度要在中专和高中以上,近三年至少使用一项以上新技术等;大幅度提高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与市级标准明显拉开档次;增加生态绩效方面的要求,例如,把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有机肥利用率等纳入示范家庭农场的认定条件。  相似文献   
994.
古红梅 《旅游学刊》2005,20(5):30-33
本文总结了都市型观光农业研究现状与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都市型观光农业的主要特征、功能及其发展趋势,并根据北京海淀区观光农业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加快发展都市型观光农业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95.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城乡差距扩大,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点以及当前制约因素的论述,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7.
吕晨  彬迪雅 《科技和产业》2022,22(2):276-282
基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分析其对区域人口的影响以及相应配套的人口政策和改革路径。研究表明,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将改变人口城镇化的经济驱动力、改变劳动力市场并加快人口迁移。配套人口政策的核心应为控制人口总量、促进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推动人口教育与扶贫。针对负面清单编制各阶段的特点和需求,配套相应的人口政策,综合使用强制性、激励性、指导型、信息型和服务型等多样化的人口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998.
农业微观功能转换与金融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微观功能来讲,中国农业已经开始从传统的生存农业向追逐利润的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的自足特征决定了与其相匹配的正规金融制度安排必然是政策性农贷;而现代农业的兴起,为商业金融制度嵌入农业经济部门准备了物质条件.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现行的政策性农贷制度应加速完成其市场化蝉变过程.农业产业化的速度和规模决定着即将嵌入农业经济部门的商业金融制度的特殊存在模式.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从深化金融生态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借鉴生态学关于生态风险的评价理论,提出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概念,分析了其与传统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生态评价的联系和区别,并探讨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原则和基本评价方法。为降低风险评价的难度,进一步建立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简化框架以及相应的指标体系;并且利用生态学前沿研究成果-能值分析理论,刻画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促进金融生态观念在金融发展实践层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作为环境危机的应对机制,生态金融市场因应而生。生态金融市场包括市场化机制和生态金融机制,前者以排污权交易为代表,后者的类型较为多样,比如环境基金、气候变化衍生品、自然灾害证券和生态期权机制均属于生态金融机制。作为新型的金融市场机制,生态金融机制对现行金融法制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为推动生态金融机制的发展,我国应当完善现行的金融法制以便为生态金融机制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