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5篇
  免费   576篇
  国内免费   19篇
财政金融   418篇
工业经济   185篇
计划管理   861篇
经济学   1300篇
综合类   644篇
运输经济   18篇
旅游经济   67篇
贸易经济   351篇
农业经济   1578篇
经济概况   568篇
  2025年   26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何龙娥 《特区经济》2021,(2):152-154
生态文明建设的走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基础性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经济持续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生态思想观念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明确树立科学生态思想的重要性;通过比较各个时期生态思想观念的异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古为今用,持续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2.
论再生混凝土在生态建筑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从建筑产品物流必须符合生态序要求出发,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是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并对再生混凝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3.
构建生态产业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和循环利用,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上下游企业及政府部门在构建生态产业链问题上的不同利益动机及博弈行为。通过对博弈均衡结果的分析,得出了构建生态产业链,实现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必须满足的条件。同时,博弈均衡的结果也为企业生态成本内部化提供了一定依据,并表明了政府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4.
2010年3月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7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2次强沙尘天气对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论述了沙尘暴形成的3个基本条件,认为沙尘暴是一种正常自然现象,我们应当正确对待。提出了应加强预警和应急处置措施,同时还应继续结合治理沙化土地,造林种草,增强植被,以减缓沙尘暴的危害。  相似文献   
75.
胡洪亮 《价值工程》2013,(17):149-150
目前,淮安市正全力打造"大旅游"业,努力实现旅游产业从一般观光旅游城市向生态休闲城市转变,不断提升淮安旅游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本文对淮安生态旅游资源在开发与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开发原则、产业集群的完善、环境保护以及如何推广淮安市生态旅游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6.
运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从供给的角度测算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陕西吴起县农户户均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退耕还林之前吴起县户均生态承载力为2.57 hm2,退耕之后户均生态承载力为3.62 hm2,上升了1.05 hm2;由耕地、林地、草地组成的户均生态承载力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由退耕还林前的27.01∶1.01∶1变为退耕还林后的4.82∶13.93∶1,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吴起生态经济的容纳能力有所增加,生态供给结构趋于优化。对耕地、林地、草地因子进行生态承载力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因子是影响退耕还林之后户均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子。最后,对进一步提升吴起县户均生态承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7.
当代青年是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人群,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调查表明,当代青年已经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对自身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影响,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建设美丽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充满信心和期望。为了更好地发挥当代青年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青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需要进一步提高当代青年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素养,增强其生态文明责任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78.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基础、潜力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凤君  刘鹤  王岱  许旭 《经济地理》2011,31(12):1988-1994
成渝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总体战略的重要指向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全国战略视角,从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交通体系、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经济区内部空间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为成渝经济区更好的贯彻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79.
李昕  祖峰 《河北工业科技》2018,35(6):383-391
为了有效解决由于对消费者的争夺从而引发的渠道之间关于定价、服务水平、利润等方面的冲突,基于消费者渠道选择行为,构建了网络直销市场与传统零售市场需求模型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模型,运用Stackelberg模型,在制造商与零售商实施分决策时,通过制造商对零售商实施补偿激励前后的对比,分析了消费者渠道选择行为对网络直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定价、制造商与零售商利润以及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并求得最优定价及制造商的最优补偿额度和零售商的最优销售努力水平,进行了不同情况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利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制造商是否实施补偿激励,都应随着网络消费者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其网络直销价格;零售商的零售渠道价格应根据网络消费者比例的增加先降低到一定水平后再提升。当更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直销渠道时,制造商的补偿激励水平和零售商的销售努力程度均会下降。制造商应提高其补偿水平,进而激发零售商提高销售的努力水平,并使双方利润及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化。研究结果为基于消费者选择行为的供应链补偿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对双渠道的供应链补偿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0.
王燕 《企业活力》2010,(9):8-12
生态补偿作为水源地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应运而生。生态补偿的目的是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者的积极性,政策或法律手段的实行,使水源区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是促进水源保护的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的综合体。水源地生态补偿的运作模式亟待研究,以期为解决资源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外部性问题提供参考,使水资源被适度、持续地开发、利用和建设,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平衡协调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