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95篇 |
免费 | 576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418篇 |
工业经济 | 185篇 |
计划管理 | 861篇 |
经济学 | 1300篇 |
综合类 | 644篇 |
运输经济 | 18篇 |
旅游经济 | 67篇 |
贸易经济 | 351篇 |
农业经济 | 1578篇 |
经济概况 | 5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6篇 |
2024年 | 109篇 |
2023年 | 134篇 |
2022年 | 151篇 |
2021年 | 181篇 |
2020年 | 244篇 |
2019年 | 160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144篇 |
2016年 | 168篇 |
2015年 | 217篇 |
2014年 | 377篇 |
2013年 | 333篇 |
2012年 | 393篇 |
2011年 | 525篇 |
2010年 | 473篇 |
2009年 | 301篇 |
2008年 | 426篇 |
2007年 | 361篇 |
2006年 | 336篇 |
2005年 | 213篇 |
2004年 | 136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100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生态文明建设的走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基础性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经济持续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生态思想观念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明确树立科学生态思想的重要性;通过比较各个时期生态思想观念的异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古为今用,持续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2.
73.
构建生态产业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和循环利用,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上下游企业及政府部门在构建生态产业链问题上的不同利益动机及博弈行为。通过对博弈均衡结果的分析,得出了构建生态产业链,实现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必须满足的条件。同时,博弈均衡的结果也为企业生态成本内部化提供了一定依据,并表明了政府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4.
2010年3月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7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2次强沙尘天气对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论述了沙尘暴形成的3个基本条件,认为沙尘暴是一种正常自然现象,我们应当正确对待。提出了应加强预警和应急处置措施,同时还应继续结合治理沙化土地,造林种草,增强植被,以减缓沙尘暴的危害。 相似文献
75.
目前,淮安市正全力打造"大旅游"业,努力实现旅游产业从一般观光旅游城市向生态休闲城市转变,不断提升淮安旅游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本文对淮安生态旅游资源在开发与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开发原则、产业集群的完善、环境保护以及如何推广淮安市生态旅游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6.
运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从供给的角度测算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陕西吴起县农户户均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退耕还林之前吴起县户均生态承载力为2.57 hm2,退耕之后户均生态承载力为3.62 hm2,上升了1.05 hm2;由耕地、林地、草地组成的户均生态承载力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由退耕还林前的27.01∶1.01∶1变为退耕还林后的4.82∶13.93∶1,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吴起生态经济的容纳能力有所增加,生态供给结构趋于优化。对耕地、林地、草地因子进行生态承载力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因子是影响退耕还林之后户均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子。最后,对进一步提升吴起县户均生态承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7.
当代青年是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人群,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调查表明,当代青年已经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对自身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影响,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建设美丽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充满信心和期望。为了更好地发挥当代青年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青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需要进一步提高当代青年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素养,增强其生态文明责任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78.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基础、潜力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渝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总体战略的重要指向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全国战略视角,从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交通体系、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经济区内部空间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为成渝经济区更好的贯彻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79.
为了有效解决由于对消费者的争夺从而引发的渠道之间关于定价、服务水平、利润等方面的冲突,基于消费者渠道选择行为,构建了网络直销市场与传统零售市场需求模型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模型,运用Stackelberg模型,在制造商与零售商实施分决策时,通过制造商对零售商实施补偿激励前后的对比,分析了消费者渠道选择行为对网络直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定价、制造商与零售商利润以及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并求得最优定价及制造商的最优补偿额度和零售商的最优销售努力水平,进行了不同情况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利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制造商是否实施补偿激励,都应随着网络消费者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其网络直销价格;零售商的零售渠道价格应根据网络消费者比例的增加先降低到一定水平后再提升。当更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直销渠道时,制造商的补偿激励水平和零售商的销售努力程度均会下降。制造商应提高其补偿水平,进而激发零售商提高销售的努力水平,并使双方利润及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化。研究结果为基于消费者选择行为的供应链补偿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对双渠道的供应链补偿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0.
生态补偿作为水源地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应运而生。生态补偿的目的是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者的积极性,政策或法律手段的实行,使水源区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是促进水源保护的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的综合体。水源地生态补偿的运作模式亟待研究,以期为解决资源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外部性问题提供参考,使水资源被适度、持续地开发、利用和建设,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平衡协调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