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7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94篇
财政金融   157篇
工业经济   99篇
计划管理   926篇
经济学   1976篇
综合类   858篇
运输经济   23篇
旅游经济   71篇
贸易经济   305篇
农业经济   5881篇
经济概况   1002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459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663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792篇
  2011年   919篇
  2010年   871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649篇
  2007年   700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构建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经济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走经济生态化发展之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其自身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2.
东西部地区之间公益林生态补偿负担与分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别,在公益林生态补偿问题上将会存在严重的地区之间生态建设责任与利益不平衡.因此需要建立地区之间的财政支付方式来平衡这种不公平状况.以利于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53.
土地作为不可替代的稀缺经济要素,其空间位置的不可移动性、使用的排他性,决定了我们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必须集约利用。本文利用能值理论,分析整理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结构变化,进而反映土地整理的土地集约利用效果。研究结果是土地整理工作较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总能值投入比整理前提高了25%,净能值产出率提高了11%,能值使用强度提高了25%,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暴露的主要问题是化肥的使用量较大,有机肥投入比例较低,建议应加大对农家肥的投入,提倡种植绿肥,以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持,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4.
岩溶山地土地整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岩溶山地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其自身的土地资源特点、生态特点和社会特点。文章以此为基础,提出岩溶山地土地整理的原则、思路,认为岩溶山地的土地整理应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阶梯式还林退耕和辐射式生态重建、实行土地双轨制、直接对农户投资着手等,提出不同空间尺度如县市、乡镇、村组、农户土地整理的具体模式。非耕地资源开发是岩溶山地土地整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55.
生态安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本文通过对水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物种安全、生物入侵这四个当前主要城市生态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了它们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并相应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6.
生态法治建设不仅需要生态法理论的创新,更需要具体生态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这主要包括在法律上明确生态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依靠法治化的经济手段促进生态建设,完善生态建设的规划设计制度,科学设定和考核政府的生态义务,建立生态公益诉讼制度,健全生态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57.
生态空间承载着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生态多种过程,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策源地和枢纽区。以实施生态空间管控为导引,借助多源数据和ArcGIS、C-Plan系统工具,核心应用系统保护规划(SCP)技术,建立生态服务测度下市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方法。基于此,以哈尔滨为例,以不可替代性为表征实现生态空间测度指标综合与功效评价,构建生态空间关键区识别、功能区优划以及网络格局优化模型,提出“重点保护-分区指引-格局优化”的市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为新型城镇化及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科学基础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8.
试析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计量研究中的几种干扰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目前影响在林生态环境价值计量研究的几个干扰因素进行剖析。其中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环境难以进入市场的原因;在林生态环境资源并不是都重要计量;森林生态环境的价值既是哲学的价值也是经济学上的价值;森林的生态环境转移与它的价值转移没有实现统一;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计量使用的概念需要明确和统一;在林生态环境资源的监测和统计;影子价格理论在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计量中应用的合理性;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生产的投入产出进行过程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到及时解决,将有助于在林生态环境计量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
Speeding up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issues in "Greener Olympic Games" held in Beijing in 2008. Making a thorough study to find out the reliable measures to ecological resumption in Beijing ha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t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making a better decision for "Greener Olympic Games" held in capital Beijing and development in harmony for society and economy, as well as management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studying of change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from 1990 to 2003 in Beijing, the paper shows that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 capita has a strong relativity with population and GDP, and both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m is about 0.92, as well as the fossil energy land has a position in the lead in ecological footprint items. The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 ecological capacity per capita in Beijing occupied about 1.25% in global ecological capacity per capita. Began 1990, the ecological deficit in Beijing was about 0.72 hm2, which is at strong 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present. Finally, the paper suggests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should be adjusted as soon as possible, resources should be strengthen sustainable used and population increasing should be controlled strictly, as well as arable land also should be under control used for built-up areas. Simultaneity, the utilizing ratio of energy sources should be increased, and the consumption of energy sources and ecological deficit in Beijing should be reduced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in harmony and sustainment.  相似文献   
60.
生态需要与发展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需要是人类三大需要的支柱之一,也是人类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正是人类的生态需要导致了人类发展观念的五种更新,促进人类需要结构的合理化,推动人类社会整体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