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92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449篇
财政金融   1005篇
工业经济   721篇
计划管理   2268篇
经济学   4664篇
综合类   3195篇
运输经济   173篇
旅游经济   589篇
贸易经济   2879篇
农业经济   1158篇
经济概况   286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547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484篇
  2016年   543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1062篇
  2013年   1822篇
  2012年   1516篇
  2011年   1820篇
  2010年   1439篇
  2009年   1282篇
  2008年   1332篇
  2007年   1158篇
  2006年   1055篇
  2005年   831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新经济地理、要素流动与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表现为区域间差距的扩大,而非区域内部差距的扩大。这一现象的发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大量的生产要素进行跨区域流动,加上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中央政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以便在全国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进而达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目标。  相似文献   
62.
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机制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1953—2004年与经济增长相关因素的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主要来自于要素投入,而要素投入的效果却与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一些非经济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3.
文章探讨了温家宝提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以及政府为保证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导致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式在中国的运行结果,分析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64.
知识员工敬业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维德  蔡宁伟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110-112
文章综合前人理论,就知识员工的敬业行为加以界定.然后,以上海知识员工为例,通过偏相关分析,从忠诚度、责任度、适配度、绩效度、满意度、勤奋度六个维度研究与敬业行为的相关关系.最后,初步探讨了上海知识员工敬业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5.
经理人与投资人之间的代理问题是由于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投资人无法观察到经理人的经营活动是否真正从投资人的利益角度出发,从而引发了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产生了自利性高风险投资组合的逆诱因选择。通过应用选择权的观念推导三种不同的绩效诱因契约设计,对于抑制经理人自利性风险调整行为倾向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6.
陈红梅  王颖  方淑芬 《特区经济》2006,30(6):130-131
本文结合以往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实际,分析举办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既包括经济影响,也包括带来的社会影响。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是积极的,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何扩大积极影响,解决它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是北京急需考虑的。  相似文献   
67.
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而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生产函数分析比较广东省和四川省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以及贡献率,实证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并对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出较为全面的解释,对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8.
Realistically, organizational and/or system performance is dynamic and non-linear. However, in the efficiency literature, system performance is frequently evaluated considering linear combinations of the input/output variables and without explicit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auses of efficiency behavior nor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systems. Policy decision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may be sub-optimized because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ables, causal relationships, and feedback mechanisms are ignored.This research takes the initial step of evaluating system performance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by relating the factors that effect system performance to the policies that govern it. To accomplish this, this paper extends the concepts of the static production axioms into a dynamic realm, where inputs are not instantaneously converted into outputs.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se new dynamic production axioms to the basic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system dynamics structures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69.
在铁路货运营销中运用价格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晶 《物流科技》2006,29(4):60-62
价格是市场营销组合的重要因素。铁路货物运价制度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吸引运量的多少和使路运输企业利润的高低。并影响着运输市场营销组合的其它因素。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价格,科学制定价格策略,才能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现行运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在铁路货运营销活动中运用价格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0.
Recent contributions to growth theory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localized innovation for the performance of more backward countries. In earlier papers, analyses by means of DEA techniques confirmed this intuition.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is type of analysis by relaxing the macroeconomic viewpoint adopted until now. New databases on output, labor and capital input in the agricultural and manufacturing sectors are developed for 40 countries. Using intertemporal DEA, it is found that changes in the global production frontier are localized at high levels of capital intensity. This result is stronger in agriculture than in manufacturing. Further, a decomposition of 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eight Asian countries for the period 1975–1992 into the effects of capital intensificati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is mad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particular development path in which increases in capital intensity appear to be a prerequisite to benefit from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spillovers.JEL Classification: O14, O30, O40, O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