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0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46篇
财政金融   357篇
工业经济   148篇
计划管理   392篇
经济学   542篇
综合类   289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36篇
贸易经济   265篇
农业经济   587篇
经济概况   27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继宏  王婷 《科技和产业》2022,22(11):45-52
众创空间作为服务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驱动了创新发展,是实现创新要素集聚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对于推动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分析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并从管理服务、集聚资源、环境支撑、创新产出4个维度构建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山西省众创空间整体以及各维度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发现,山西省众创空间整体发展质量处于中上等水平,其发展对于各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集聚资源和创新产出能力所占权重最大,其得分却低于整体发展水平,成为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短板。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全国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为提高流域环境治理效果并完善跨行政区流域环境管理机制,采用多主体微分博弈方法,以投入污染治理成本的上游地方政府和进行环保宣传的下游地方政府组成的流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上、下游地方政府治污减排与环保宣传的合作问题。结果表明:中央政府的补贴政策和地方政府间的生态补偿政策可以有效提升流域环境治理,但提升效果受到地方政府的边际收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分配契约可使补偿方与受偿方利益平衡,有利于提高各利益主体进行合作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中央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博弈策略和收益分配协议,制定差异化的补贴方案,以更好地提升流域环境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通过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实现养分高效利用。系统总结国内外秸秆利用补偿政策,可为创设适合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生态补偿政策提供借鉴与参考,调动各方开展秸秆利用的积极性,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方法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秸秆利用补偿政策,系统梳理秸秆利用生态补偿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对我国秸秆利用生态补偿制度的创设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正在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政策框架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参与主体和方式较为单一,需结合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构建一种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结论 建议我国在未来的秸秆还田生态补偿工作中,要建立利益驱动和政策导向机制,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扩大补偿内容、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开展多形式宣传引导,推动秸秆利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4.
丁双  戴玉才 《水利经济》2023,41(1):78-83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利用拓展能值模型核算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分析双维度机制分类框架机制类型,依据补偿方补偿意愿确定流域政府及其上级政府的补偿额分摊支付比例,并以汾河流域忻州段-太原段为例验证该机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不协调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当地大型流域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加大了当地流域生态保护难度,应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确定补偿标准,在流域政府补偿上级政府补差型机制下尽快设立专项资金并合理分摊支付补偿额,保障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995.
随着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金融正在向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转型,提炼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典型运作模式,分析其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内在机理,对于加快传统供应链金融转型升级,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理论机制,并以山东高速信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车支付”生态圈构建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生态平台基础和金融科技赋能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活动的两大典型特征,极大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带来了零边际成本和规模报酬的递增,使得基于产业生态平台的供应链金融能够在商业可持续前提下,有效缓解海量小微客户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996.
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布局,其中强调“科技创新与现代金融”的协调发展,而此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科技与金融的生态融合。近年来,苏州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工作新机制和新模式,进一步发挥科技金融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倍增效应,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7.
研究目的:以公众参与理论和程序公平理论为基础,基于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千人百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征地补偿、征地程序以及征地用途等对农户征地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多元Logit模型。研究结果:(1)保障农户知情权和参与权(特别是政府就补偿安置办法与农户进行协商),能够显著提升农户征地满意度;(2)在政府就补偿安置办法与农户进行协商的前提下,征地补偿水平越高,农户征地满意度才越会显著提升;(3)非公益性农地征收比公益性农地征收更需要政府与农户协商,缺乏协商的条件下,非公益性征地补偿水平增加不会提升农户征地满意度。研究结论:事先知情和事中协商是被征地农户参与征地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征地程序公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农户征地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议在确保农户参与和程序公平的前提下提高征地补偿水平,尤其是对非公益性征地。  相似文献   
998.
研究目的:检验征地补偿标准刚性调整机制对征地规模的影响,论证其诱发地方政府突击征地的机理。研究方法:基于2004—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1)刚性调整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在征地补偿标准调整前大规模征收土地,从而维持自身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体系的运行;(2)为防范风险的演化和失控,中央政府会默许、甚至支持地方政府的突击征地;(3)作为被征收土地的主要构成,农用地亦是地方政府进行突击征地的主要载体;(4)西部的地方政府具有更强烈的突击征地动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研究结论:征地补偿标准刚性调整机制诱发地方政府的突击征地行为,变相损害农民权益,应当成为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999.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contribute to literature with new findings from biogenetics that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particular, we will discuss the new analytic frameworks that may open as a result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epigenetics in evolutionary economic thinking. This new approach is illustrated by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big Internet industry groups such as Apple, Google, Microsoft, Facebook, Amazon and Samsung. With it we shed light on the dynamics of business groups, which we approach as ‘business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1000.
冯俊芳  李俊霖 《价值工程》2014,(15):159-160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了我国高管薪酬现状,提出了薪酬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高管薪酬的合理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