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2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92篇
财政金融   101篇
工业经济   106篇
计划管理   1202篇
经济学   1068篇
综合类   593篇
运输经济   38篇
旅游经济   53篇
贸易经济   434篇
农业经济   536篇
经济概况   70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基于PSR模型的佳木斯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基于PSR模型框架,从压力、状态、响应等3个准则层入手构建佳木斯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与变异系数的综合确权法测算各指标权重,对佳木斯市2000~2012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划定其安全等级。研究表明:2000~2012年,佳木斯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系统的压力指数整体低于状态指数与响应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形变化趋势,压力指数从0.084上升到0.129,下降到0.041,再上升到0.157;土地生态安全状态指数呈现先增长又下降的变化趋势,从0.158增长到0.251,再下降到0.208;土地安全状态响应指数呈现平缓的增长变化趋势,从0.140增长到0.308;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共同决定佳木斯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指数,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呈现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变化趋势,从0.381增长到0.494,下降到0.464,再增长到0.673。考察期内佳木斯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12年上升至较安全等级。该结论为佳木斯市制定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2.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农业经营性收入、务工收入及其他收入。城镇化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之一,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被提到一个新高度。新型城镇化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农民增收能否持续、高速的发展成为新的课题。文章对湖北省部分市(县)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与走访农户、搜集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就湖北省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农民增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产品产值,减少农业产业链内耗,实现农民增收;(2)新型城镇构建农民市民化社会构架,提高了农民工资收入与社会福利收入,增加了农民收入;(3)新型城镇化改变发展模式,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与提升了农民生活品质,实现更高水平的增收。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农民增收最主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943.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研究——以河南平顶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作用。文章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地域空间结构、市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运用断裂点公式对平顶山市域中心城市辐射影响范围进行定量计算,剖析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存在如下问题: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等级差异大,城镇化率基础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状态非均衡等。根据研究区域情况,对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进行布局构想,即打造叶平宝鲁一体化核心区为引领,加强3个卫星城市的发展为带动,做好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完善市域交通网络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建立起一个等级清晰、核心突出、职能明确的"一心三卫三层"网络型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944.
现阶段铜川市苹果生产与销售有着大好局面及区位优势,苹果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铜川市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铜川市作为陕西省苹果生产的主产区之一,自然条件较为优越,苹果种植档次及规模逐步提升,形成多个知名品牌,品牌效应不断增强,苹果产业已形成规模化、高度集聚化及规范化管理,苹果产业的发展逐步确立了农户主动参与型、苹果生产基地发展、合作社经营等发展模式,产业链得到了扩展及深化。随着铜川市生产与销售需求的扩大及果农市场意识的增强,建设苹果中心的时机逐渐成熟。但铜川市苹果产业发展仍然面临多样化的问题,如果树较老、缺乏种植技术及人才、缺乏大型种植基地、宣传力度不足、信息闭塞、交易不透明、缺乏公平的苹果交易平台等。文章对铜川市建立苹果中心的支持率、冷库需求进行分析,并进行基本功能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政府为引导,形成产业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促进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等发展策略,为铜川市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5.
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方式在现代营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对电子商务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概述,明确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其次在对重庆市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重庆市现有的3种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即为电子市场交易模式、网络中介模式、网络虚拟社区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建立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法律和制度、大力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电子营销模式,实施农牧产品与农商旅联动营销战略等几方面提出促进重庆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46.
贵阳市生态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阳市是“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在城市扩容、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水、土地、生态环境等资源将承受较大压力。文章从水资源总量、用水量及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角度分析了贵阳市水资源的承载力,计算出水资源承载力系数值:2015年1.237,2020年为1.085,均大于1,,处于合理的承载范围。采用人-粮关系模型计算出土地资源承载力为419.41万人,土地资源承载指数为1.0311,人口超载率为3.11%,土地资源处于临界超载状态。采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192-2006)提供的方法,分析计算了贵阳市的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最后计算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55,按生态环境质量分级标准得出了贵阳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为“良”的结论,并提出了增强生态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47.
发展有机农业是建设“两型社会”,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供应的重大举措。该文以长沙市为样本,研究探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大、中城市郊区有机农业发展的路径。研究分析了长沙市有机农业发展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点、具有4个有利条件和4个不利因素,明确了渐进式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有序发展的思路,围绕实现5个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重点发展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畜产品、水产品等六大有机农业产业,突出建好先导区和长沙县北部两大有机农业综合示范区,阐述了六大产业和两大示范区的建设布局、建设方向和建设目标,提出发展有机农业,必须抓好产地环境普查、区划和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好生态防控、有机肥供应、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追溯四大体系,强化质量监督,制定落实产业发展和产品优惠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948.
目的 以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将为青岛市美丽乡村建设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借鉴。方法 文章基于文献查阅法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综合评价法和协调度指数对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测度。驱动力分析是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因子探测器模型和交互探测器模型对主成分中的指标进行驱动因子探测。结果 2001—2017年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0.121增加到0.854;评价体系的协调度整体呈增加趋势,但存在倒“U”型的周期波动。驱动力探测结果表明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乡村绿地面积和非生产性投资等是主要驱动因子。结论 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变化与政策的制度存在较大的关系,在政策的导向下,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升级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49.
目的 家庭生命周期是研究农户行为的重要理论视角。文章借鉴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利用扬州市邗江区289户微观样本,剖析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分析法和有序Logit模型。结果 (1)家庭生命周期特征变量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有显著影响,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初始家庭>成熟的核心家庭>成长中的核心家庭>扩大家庭>萎缩家庭;(2)政策了解程度、家庭年收入、承包地面积、农民收益增加、子女就学条件改善和居住环境改善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的关键因素。但在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的关键因素存在异质性;(3)在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中,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既有共同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性影响因素。结论 应重视农户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和演变规律,并将其作为制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的重要依据;针对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中农户意愿的共同因素,采取普适性措施;对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中农户意愿的差异性因素进行识别,“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950.
武汉市农业多功能分类量化评价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探索武汉市农业多功能性价值,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阶段性规划,综合评价其农业多功能拓展的现状及其多元价值的实现路径。方法 文章通过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系统发展指数,从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休闲旅游4个维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 武汉市农业多功能拓展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在2010—2017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表明武汉市农业多功能系统的整体效益在逐步提高,产业融合程度在不断加深,其中,经济功能对武汉市农业多功能系统贡献是最大,其次为社会功能和休闲旅游功能,而生态服务功能相对较弱。结论 武汉市通过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武汉市农业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服务功能、休闲旅游功能整体处于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阶段,但应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来促使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空间特征来看,武汉市不同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存在差异,各区因地制宜的农业多功能发展促进了武汉市农业多功能系统的协调发展;武汉市围绕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从功能定位来看,各区在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资源禀赋条件基础上发展多功能农业,体现出完善的农业功能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