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2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财政金融   417篇
工业经济   325篇
计划管理   1705篇
经济学   1741篇
综合类   1048篇
运输经济   47篇
旅游经济   207篇
贸易经济   850篇
农业经济   1062篇
经济概况   96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657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企业剩余由资本所有者独享向其他要素所有者共同分享的演进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对剩余和剩余分享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剩余分享的几种情形,阐释了剩余分享的内在产权机理及其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2.
在人类经济高速发展创造着现代文明的同时,其生态环境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蹂躏与破坏,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如何从制造污染的企业外部和内部同时寻求治理监督环境污染的有力措施,这是本文的意义所在。本文从环境审计对生态建设的作用入手,分析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和环境审计现状,并探讨环境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以促进我国的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83.
黄河小浪底工程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小浪底移民安置影响区的基本情况,着重就移民安置对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公共卫生以及移民安置对移民在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4.
本通过对美国股票期权的发展、特点、作用及会计处理方法的逐一解读,分析了我国企业实行股票期权激励的必要性,并就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环境要求及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粗浅探讨。随着各方面配套工作的展开与完善,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公司的规范化运作和企业长远发展中,必将散发出巨大的能量和迷人魅力。  相似文献   
185.
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极大障碍,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正视环境危机,探询问题的实质,以便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  相似文献   
186.
针对河北省环境教育的问题和现状,强调了在河北省加强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理论和理性方面对环境教育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提出了若干加强环境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7.
伴随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进程,上海市产权制度改革也取得初步成效。然而,由于产权法律法规跟不上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使之各类产权的界定不准,导致产权交易难和产权市场化程度不高,产权改革的深化遭遇产权法制薄弱的“瓶颈”。产权制度改革最关键的是需要相应的法律支持。因此,一方面,建议全国人大或国务院修改完善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另一方面,加快上海市地方产权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8.
环境产权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产权是最广泛意义的公有产权,在环境产权的行使中,各行为主体的个体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常常存在极大的差异,运用博弈理论阐述环境产权行使中的纳什均衡,旨在说明环境资源保护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9.
Designing, viewed broadly as the human capacity to link thought and action, has meaning and value in the world that transcends its material associations. Given the nature and urgency of current socioeconomic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the creative, generative concept of design must be made more accessible and useful. Accordingly, my intent is to dispel prevailing, narrow, specialist impressions of design and to advance in the public mind a larger concept that can influence deliberations and behavior in society-at-large. One of today's most critical areas of need, and one where I think design can make a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is education. A critical task for such design-based education is enabling people to design an ecologically and economically sustainable future.  相似文献   
190.
We identify and analyse several dynamic implications of setting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such as to balance marginal costs and benefits. The adoption of such a regulatory approach is shown to effect (i) the speed of improvement of abatement technologies; (ii) the direction (in a sense to be defined) of that improvement; (iii) its sourc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ents from it; and (iv) the rate of development of defensive (averting) technologies. Existing views are thoroughly synthesised in the context of a simple diagrammatic model, several new results are derived and at least one conventional wisdom questioned. The message of the analysis for legislators and regulators is that cost–benefit balancing should be done with c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