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58篇
工业经济   27篇
计划管理   137篇
经济学   138篇
综合类   178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118篇
农业经济   73篇
经济概况   1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与金融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把握金融安全的内涵,是分析判断国有银行改革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前提和基础。金融安全所要求的是一种宏观整体上的安全、是动态发展的安全状态。在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维护金融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这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需要,也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的需要。中国银行业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积极、稳妥、高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2.
日、美失业保险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美两国在建立失业保险制度、解决失业售货员再就业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目前存在大量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对日美两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历程、适用范围、运作机制,待遇标准、支付期限及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借鉴其成功做法,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建立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前提 ,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指针和方向。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是党在新时期思想路线的核心 ,是贯穿在邓小平理论各个方面的一条主线 ,是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84.
高邮王氏的家学,以《尚书》研究为其发端。考证《尚书》文字,不是拿不同版本来互校,而是以小学为依据,判以义理之是非。解读《尚书》经义,没有采用传统的注疏或章句的方式,申述成说,而是针对前人的误释,另立新说。研究《尚书》虚词,除了分析句式,以例求义而外,因声求义之法随处可见。王氏能够超越前人,原因无他,在于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5.
苏南农民工社会保障虽略好于江苏全省情况,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苏南民工就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大部分农民工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参加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生育和综合保险的人数比例低。苏南农民工主要就业于私营、个体和股份制企业,就业于集体、国有企业的也有一定的比例。农民工平均工作时间长,而月收入仅相当于本地居民平均收入的60-80%。其原因,除了劳动力过剩、城乡两元体系和关系网络外,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工会组织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86.
解析“民工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我国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但其背后有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而解决这一问题则需从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三个方面同时入手.  相似文献   
87.
传统儒商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重要结合点之一,即是从传统商业文化的现代转型出发,将儒商文化作为现代商人理想人格型塑的必要思想资源,从商人精神的觉醒与儒商身份意识的自觉,以地方商帮为依托进行商业文化生态的现代性重建。  相似文献   
88.
以城市和乡村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集居地域对比为基础,从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特性着手,探讨其在我国城市反哺农村中的产业优势与产业适宜性。认为乡村旅游通过吸引城市居民直接到农村地区异地消费而巧妙地实现城乡之间财富的隐形调拨,是平衡地区经济的天然杠杆;乡村旅游主要以乡村环境和物产以及遍在性的山水和风土民情为物质基础,从而使得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都具备发展条件,堪称为农村地区"量身订造"的新型产业;乡村旅游还因就地取材和游客主动上门而能获得既靠近原料地、又靠近消费市场的产业布局效应;乡村旅游业发展条件的门槛较低,是落后的农村地区可进入性较好的产业。  相似文献   
89.
研究目的:实证分析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的主观认知及区域差异,应用排序选择模型研究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描述统计分析,排序选择模型。研究结果:浙、赣、桂三省506份农户问卷中,64.2%的农户认为承包地对他们生活的总体作用并不大,但94.7%的农户同时认为种田虽然不赚钱,但可以为基本生活提供最后保障;浙、赣、桂三省农民在"承包地对他们生活总体作用"这一问题的主观认知上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影响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的因素主要有人均耕地面积、农地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村庄离县城(城市)的交通距离以及区域宏观区位特征等。研究结论:要大力提高农户农业收入,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要推进农地流转与使用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要素的有效流转和适度集中;应充分认识农地保障功能存在区域差异这一现实背景,考虑不同农户主体自身禀赋和区域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性,因地制宜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0.
研究目的:分析龙州县"小块并大块"成功的基本经验,为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制度、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归纳总结做法及经验,对比现行制度,提出改进完善农村土地整治的建议。研究结果:龙州县开展"结对并地"进而"小块并大块"后,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建议进一步改革完善土地整治模式,建立适应农业现代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需求的多元化项目选择机制,完善与群众及基层组织主体地位相适应的的项目组织模式,建立面向广大农村农民的普惠制资金安排方式,完善与中国耕地利用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多层次的工程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