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3篇 |
免费 | 117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62篇 |
工业经济 | 49篇 |
计划管理 | 318篇 |
经济学 | 316篇 |
综合类 | 327篇 |
运输经济 | 6篇 |
旅游经济 | 24篇 |
贸易经济 | 163篇 |
农业经济 | 215篇 |
经济概况 | 3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175篇 |
2012年 | 155篇 |
2011年 | 163篇 |
2010年 | 152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155篇 |
2007年 | 107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进入城市,推动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他们有着强烈的市民化需求却因养老保险的缺失而严重受阻,不但有损新生代农民工切身利益,也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构建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约束,应以新生代农民工可持续就业为核心、以政府为主导、以土地流转为途径、以自身保障意识为前提的发展模式,确保新生代农民工养老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参与,农民工作为农民群体的一部分,分析其迁移决策的形成机制并给予合理的行为引导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方法 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建立农民工迁移决策分析框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剖析农民工迁移决策的形成过程与各节点关键影响因素。结果 (1)反映社会压力的主观规范与反映农民工自身喜好程度的行为态度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反映农民工迁移阻碍的知觉行为控制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之间影响较弱,农民工迁移意愿主要受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影响。(2)来自农村社会的意见是农民工迁移决策过程中社会压力的主要来源,经济与福利因素是影响农民工行为态度的主要因素,而工作信息传导不畅、城镇生活保障缺失等则是农民工迁移的主要障碍。结论 未来应以产业布局为抓手,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与村委会的影响作用,对农民工迁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东北地区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准确而系统地掌握东北地区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水平,为政府部门精准实施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配套扶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利用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301个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调研数据,运用交叉列表和多元有序logit模型分析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6312%的粮食型家庭农场有一定风险认知能力,土地经营面积在333~1333hm2(50~200亩)与1333~3333hm2(200~500亩)的家庭农场风险认知处于中等水平, 3333hm2(500亩)以上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低; (2)玉米种植型家庭农场风险认知水平高于水稻种植型家庭农场; (3)年龄、是否村干部、劳动力数量、土地经营规模、是否有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是否“三品一标”认证、金融支持、农推人员技术指导和新型经营主体间合作稳定对东北地区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有影响。[结论]应培养家庭农场主个人特质,鼓励支农惠农政策向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倾斜,从流程入手提高家庭农场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5.
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概念,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知识型员工与非知识型员工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相应的激励模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的激励方式已不能完全适用。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高效地工作已成为企业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Using synthetic data from the 2008 China Time Use Survey (CTUS) and the 2008 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CHIP), this study estimates time-poverty rates and compares the profiles of time-poor men and women workers in urban China. In line with previous research, time poverty is defined as a lack of enough time for rest and leisure. Three time-poverty measures are adopted. By all three measures, women paid workers and low-paid workers account for a disproportionate share of the time poor. Regression analysis further shows that,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workers who are women, low-paid, married, and who live with children or the elderly in counties with higher overtime rates and lower minimum wage standards are more likely to be time poor.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enforcing working time regulations and raising minimum wage standards could be effective for reducing time poverty. 相似文献
17.
企业知识员工的离职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面对这一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以降低员工的离职率,也可以采取消极的态度应对,任由员工的离职。知识员工对于企业采取的不同态度,以及处于对当前效用水平和跳槽后收益预期的考虑,决定是否选择离职。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必然的博弈关系。本文对此问题的博弈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终得出企业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更有利于降低知识员工离职率以及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现了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农民工回流现象。文章运用CES经济增长模型对新形势下农民工回流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产出水平、城市工资水平、资本价格、农村收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付出的成本、城市失业劳动力总量等是影响农民工回流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回流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罗瑛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4):20-21
[目的]通过分析现行种粮农户耕地流转的基本特点,探讨如何完善现有耕地流转政策,以适应耕地流转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方法]文章利用河南、黑龙江、四川、浙江等4省调查数据,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农户耕地流转率逐年上升,经营规模1.33hm2以下的农户比重显著下降;耕地流转主要方式是流转双方自由协商,以口头协议为主,租金以现金为主;针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地方补贴省际差异较大.[结论](1)土地流转、集中呈快速发展态势,但是省际差异明显,其中2012~2014年4省样本村耕地流转率均呈快速发展的态势, 2011~2015年经营规模在1.33hm2以上的农户显著增加;(2)样本村耕地流转基本上遵循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主要以自发形式为主,以熟人关系为纽带,是嵌入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符合我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传统;(3)4省针对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补贴总体不足,并且省际之间补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调研情况,对以赊销为特征的商业信用合作、以资金互助或担保互助为核心的货币信用合作、依托产业链或银政资金的混合式信用合作三种不同模式进行梳理分析,并从政策制度、现实操作、潜在风险点三个层面指出了当前中国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主要问题。推动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政策导向、强化对信用合作不同发展模式的分类指导、妥善处理风险防控和内在活力的关系、进一步规范信用合作管理、切实防控信用合作风险、充分发挥信用合作综合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