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5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5篇
财政金融   317篇
工业经济   40篇
计划管理   152篇
经济学   635篇
综合类   376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212篇
农业经济   33篇
经济概况   2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式分权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经济上的分权与政治上的集中管理体制的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在垂直的政治治理体制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分税制改革以来,虽然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相对清晰,但支出责任并没有被正式划分。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也因此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并给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带来风险。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
为全面了解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运转状况,以1999年欧元区成立为界将欧元区财政状况划分两个阶段:在欧元启动之初,部分欧盟国家在经济指标尚不满足加入欧元区的现实下,隐瞒其真实负债水平,为日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加入欧元区后,各成员国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赤字率和债务率相继超标,对加入欧元区的最初承诺已形同虚设.在债务危机急剧恶化的背景下,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国实施的全方位救助程序短期内对遏止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和维护欧元区稳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3.
财政分权和绩效管理是目前世界上公共经济领域两个热门的改革话题。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研究了财政分权与绩效管理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并提出应明确各级政府职能,深化我国财政分权,推进绩效管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从公共服务需求角度出发,运用中国31省面板数据检验了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发展趋势符合瓦格纳法则,同时满足对外经济的效率假说和补偿假说;(2)民族多元化对地方政府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上期政府收入对政府支出有很大的正向影响,说明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5.
可持续的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不仅意味着充足稳定的财政收入,同时应具备规范合理的汲取方式。基于此,本文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从多维视角综合评价了2001—2006年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并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财政汲取能力呈现较大差异,并且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态势;财政分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等因素从不同角度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  相似文献   
96.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是21世纪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运行,遵循减量、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核心是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再循环利用。伴随产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河北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财税收政策是优越于其他经济手段的宏观调控手段,可以促进循环经济,进而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阐述了循环经济视野下河北省产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在分析循环经济视野下河北省产业经济发展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我国历来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2008年的汶川地震不仅引起了我们对灾民社会救助的高度重视,还使我们意识到现阶段我国灾民社会救助在财税体系方面的不完善。因此,建立和完善应对灾民社会救助的财税体系,发挥财税政策在防灾救灾中的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8.
中国的财政改革经历了一个"统-分-统"的怪圈,自1980年之后基本走上了制度化的分权道路。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是显著区别于先前诸如财政分成和财政包干的改革,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对财权与事权的划分予以界定。但是非规范的财政分权制度给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留下了很大的博弈空间,导致其行为异化,在制度变迁中也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及制度供给的缺失,因此中国财政分权制度应从多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9.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中,最突出的仍然是民生问题,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解决新时期的民生问题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民生财政的终极目标就是关注和改善民生,通过对民生财政的内涵和政策趋势进行研究,可以从制度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政府驱动的粗放型投资模式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我国投资与消费的失衡,并进而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和供求失衡。这已经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潜在的威胁和挑战。对此,应从体制方面和收入方面来探寻其失衡的根本原因,进而发现矫正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