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68篇
经济学   113篇
综合类   10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29篇
经济概况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贵州省茶园生态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喀斯特空间分布的基础上 ,通过利用 GIS技术初步划分茶叶种植适宜地和不适宜地; 并选择对茶叶生长相关的地貌、气候及土壤条件中8个评价因子,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其权重, 应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实现贵州茶园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 贵州适宜茶叶种植的面积为3.2417 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40% ;其中非常适宜茶叶种植的区域面积为1.0618 万km2;主要分布于黔东南、黔北、黔南以及黔中地区 ;适宜茶叶种植的区域面积为1.1554万km2 ,全省均有分布; 比较适宜茶叶种植的区域面积为 1.0245万km2,主要分布于黔北、黔西北、六盘水以及黔西南等区域;不适宜种植茶叶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贵州喀斯特强烈发育,石漠化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针对陕西省的节约型乡土园林植物资源展开调查,分析节约型乡土植物在园林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以期为陕西省乡土植物应用于园林建设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并结合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园区内的节约型乡土植物种类。根据园区记录的苗木种类和各自栽植数量采用统计分析法计算不同分类植物分别在8个园区同类植物中的使用占比。[结果]陕西省节约型乡土植物大约有53种,其中常绿乔木7种、落叶乔木15种、常绿灌木7种、落叶灌木16种、藤本植物3种、竹类2种、水生植物3种。常绿乔木主要涉及松科和柏科,落叶乔木包括漆树科、槭树科、杨柳科、木兰科、蝶形花科等,常绿灌木主要涉及黄杨科和小檗科,落叶灌木主要涉及蔷薇科和木樨科。经过对7个分组的节约型乡土植物在8个园林中分别占同类植物的种植比例的统计结果表明,节约型藤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占比远高于其他5个分组,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和竹类的占比分别介于43%~64%、52%~62%、41%~49%、50%~53%和50%~65%之间。[结论]陕西省节约型乡土植物种类包含30余科,这些植物普遍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且后期易于养护和管理。该类植物常作为本底植物在园林中使用,可在一定程度节省栽植和管理费用,达到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3.
龚珍 《技术经济》2020,(12):141
古典园林存在着2种主要的观景模式,其一是谢灵运为代表的“登高静观”,审美主体在登临高平位置后自上往下俯瞰,获得的是以片区单元形式来呈现的低分辨率图片式全景视野,偏重于自然景观的雄壮气势;另一类是陶渊明为代表的“低地行观”,因主体的移动而获得流动的视野和动态的景观,主体因更贴近于景物本身而能捕捉到景物高分辨率的细节,取得的是各个面向的身体美学与小尺度的优美景致。谢灵运与陶渊明式观景模式一前一后影响了古典园林中的观景及景观呈现。此二者主次关系的变换发生在中唐时期,柳宗元的“旷奥两宜”标志着贵族时代审美影响力的减弱,促成了园林结构内部景观要素的重组,并拉启了古典园林世俗化的“江南时代”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4.
韦峰  徐维波 《技术经济》2019,35(12):123
晚明是中国造园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期,也是园林营造观念与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转折期。晚明阴化阳在郑州东湖“凤台荷香”景区内营建私家园林石淙庄,是当时中原地区首屈一指的名园。运用文献资料、历史还原、时空结合等研究方法,分析石淙庄的选址特色、营造目的、营造特色及园林活动。得出结论:石淙庄是阴化阳出于吏隐和雅集需求的自主营建活动,有着明确的景观原型和心境合一的造园思想,功能布局和景致营造体现了晚明中原地区文人园的典型特征。研究结论补充和丰富了晚明中原地区文人园营造及转型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5.
17—18世纪的“中国风”促进了中国园林形象在欧洲的传播,并见证了中西园林的跨文化交流。互为“异域”的中西文化与历史语境的影响,造成了欧洲人观看中国园林时差异的目光。通过还原此时商业与宗教传播路径中以及英国自然风景园变革背景下,中国园林形象呈现与再现的特点,辨析其背后的主客观动机,分析欧洲视野下中国园林形象衍变历程,从而揭示中英自然式园林的“貌合神离”之下蕴含的中西方在自然观念与审美上的本质差异,以及误读存在的客观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北京老城已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大批失去原有景观特征的“失落空间”亟待改善,与此同时,北京大力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工作,强调公众参与的老城更新模式悄然兴起。以西城区三庙社区花园的设计与营造为主要案例,解析其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角色与机制,多层次公众参与的社区花园设计方法,精细化更新承载社区活动的公共空间,多样化因地制宜的社区花园绿化形式,以及基于社区花园建设的社区凝聚力重塑,为未来历史城市里的社区花园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在分析了湖南麓谷高科技园区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该因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通过对比我国不同地区高科技因区的发展状况,从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以及园区企业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湖南麓谷高科技园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于淼 《价值工程》2014,(36):104-105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意义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构建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9.
邱佳敏 《价值工程》2015,34(8):182-183
文章以中国古典园林建造历史为线索,探讨"文人"对中国建筑营造的影响。从魏晋南北朝文人开始参与园林建设到明清时期文人成为园林建设的主力,他们将自己的思想抱负寄托于其中。他们的思想状态受到当时社会环境、思想环境、文化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即他们代表了当时的文化思想,借此为切入点探索中国建筑营造的思想核心,希望能为中国建筑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0.
於海华 《价值工程》2011,30(25):89-90
以新信丰二中规划设计为例,介绍当前大型中学的规划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