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45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58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In the context of underlying stability in female participation rates, the gender wagegap, measured by the log of monthly wages, more than doubled in Belarus from 1996 to 2006. In this respect, the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a variant of the transition which occurred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where relative female wages fell by more than female participation. We have used the Machado and Mata (2005) analysis of the gender gap distribution. This reveals that the effect of coefficients on observed characteristics in widening the gap was increasing over time, especially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deciles of the wage distribu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hemselves in reducing the gap was shrink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changes in the gap over time, based on Juhn et al. (1991) , confirms that the contraction of women’s relative wages has been caused both by a deterioration in the observed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workers and by the associated remuneration. Changes in the residual wage distribution tend to slightly reduce the gap rather than, as is the case elsewhere, to increase it. The analysis carried out in line with Neuman and Oaxaca (2004) suggests that the increased gap was not caused by sample selection. Instead, two observed factors are found to b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results: hours of work have increased for men more than for women and women have experienced segregation in low‐wage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02.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在各种物质财富和软环境支撑下.县域范围内所表现出来的在同等条件下能够比竞争对手更能抵制各种不利影响、吸引和利用各类经济资源,从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在此概念基础上,结合数据的准确性与易获取性,本文设计了一个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两两比较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後.运用于OPSIS方法对2004年河北省136个县(市)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比较评价。最後,根据各县市经济竞争力与理想值的相对接近度.分析了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布局特点.就如何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3.
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以及农业税的取消,我国县级财政出现了一些困难,赤字增大,负债增多,部分地区存在财政空转现象等。解决县级财政的困难,要理顺机制,培养财源,加强支出管理,构建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04.
叙述西部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发展缓慢,以及在管理,执法,宣传,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了作者在政策,用人,管理方面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05.
陈新 《乡镇经济》2008,24(4):25-29
昆明近郊县经济增长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向,农业税对本地经济的贡献率也不相同,因此农业税取消后昆明市近郊县面临的财政问题,如何提升该地区财政自生能力,成为必须关注的课题。作者对昆明近郊富民、晋宁、禄劝三县财政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分3个阶段,即转移支付阶段、自生能力形成阶段、自生能力保持和提升阶段,解读提升近郊县财政自生能力的步骤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6.
“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及对相关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出台和逐步实施,必将对河北环首都14县(市、区)的县城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前所未有的便利发展环境及特色产业、因区和基地建设,不仅为相关县城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必将引领河北省县城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从而对整个京、津、冀的区域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世界范围内解决区域经济协作发展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环首都经济圈”在产业一体化对接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人才、服务”的产业定位和外围优势作用的发挥,使环首都经济效应逐步增强、扩散.  相似文献   
107.
乡镇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人盲饮水规模经营的方式。昭乎县是广西比较典型的山区县,文章在对该县供水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山区县发展乡镇供水这一公益性事业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8.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由于引进了招标的竞争机制,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由合谋型转化为“囚徒困境”型博弈.我国贫困县政府采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政府采购的效果,制约了政府采购的发展,需要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总结和完善.当前应规范采购资金管理、建立县级政府采购信息系统、创新采购模式、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以完善贫困县政府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109.
赵静 《价值工程》2007,26(12):18-20
如何科学有效地引进人才资源,这是长期以来困扰国家级贫困县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国家级贫困县的人才资源现状,揭示了引进人才是解决人才紧缺问题的有力措施;并具体阐述了引进人才的四种模式。基于对引进人才模式的深入研究,以期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人才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民国时期,当时的政学界人士对地方审计取干涉主义抑或放任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有关省、县审计监督制度体系构建方案不断提出并付诸实践。虽然有些主张及其实践未必符合审计的独立原则,从中枢、省至县的垂直型审计监督体系也并没有真正构建起来,但当时的地方审计尤其是省级审计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今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