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69篇
  免费   852篇
  国内免费   480篇
财政金融   983篇
工业经济   1010篇
计划管理   5335篇
经济学   4638篇
综合类   3999篇
运输经济   286篇
旅游经济   639篇
贸易经济   2805篇
农业经济   3180篇
经济概况   3926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665篇
  2020年   647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515篇
  2016年   539篇
  2015年   653篇
  2014年   1589篇
  2013年   1791篇
  2012年   2113篇
  2011年   2773篇
  2010年   2192篇
  2009年   1831篇
  2008年   1941篇
  2007年   1679篇
  2006年   1662篇
  2005年   1162篇
  2004年   872篇
  2003年   654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568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对阻碍环渤海地区发展障碍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曼琦  席强敏 《经济地理》2011,31(8):1246-1251
对通常认为的阻碍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通过相关数据分析论证,提出:①环渤海地区更多的是地理区域概念,政府推动和学者呼吁缺乏内在的基础和动力。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问题之一是缺乏经济的龙头。但京津合作成功后能够在多大范围内发挥龙头作用,取决于其经济核心的能量和它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振兴环渤海地区的主要作用在于其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③与祈望政府协调相比,加快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关键是加快政府职能的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投资软环境,以聚集更多有活力的企业。  相似文献   
992.
"双核"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空间结构形态。文章在分析潮汕地区潮州—汕头"双核"空间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潮州—汕头"双核"结构区的旅游空间发展模式和具体旅游开发模式。认为在海西经济区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潮汕地区必须构建合理的发展模式,即:以汕头为区域旅游发展的主核心点,以潮州为次核心点,双核形成旅游发展核心区;以揭阳、汕尾为连接节点,以梅州为拓展节点,通过聚合—扩散效应,形成粤东旅游发展的双核联动模式;并以厦深铁路为发展轴,对接两边的珠三角旅游区和厦漳泉闽三角旅游区,尽快实现有效合作,才能避免成为旅游过境地。这一研究对于类似结构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高更和  石磊 《经济地理》2011,(7):1165-1170
专业村发展对于大范围提高农户收入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豫西南3个样本专业村121户专业农户的调查分析,发现专业村是在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在能人的带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其发展历程服从"S"型曲线创新传播规律。其中,资源等地理环境因素起基础作用,初期接受者或能人在发展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政府行为可加快其发展过程,农户尤其是家庭中的"顶梁柱"的财商对农户专业项目的发展及其时间早晚具有重要影响,多数农户对专业项目的接受是通过模仿方式实现的。在农区发展中,可将建设专业村作为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4.
戴永安  陈才  黄馨 《经济地理》2011,31(5):766-769
首先计算各地区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然后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计算1997—2007年不同地区的建筑业技术效率,最后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测度出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与建筑业技术效率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经济增长与建筑业技术效率耦合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可分为优质协调、良好协调、中级协调、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五种类型,且大部分省区处于初级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995.
Because enterprises do not disclose their internal specific cost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and, moreover, every firm has its own product character and financial constitutions, it is difficult to offer fixed guidelines for investment decisions. Thus, an enterprise may be uncertain when required to choose the most promising set of possible investments.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se a grey relation analysis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probe the core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veness of an enterprise from limited data and, furthermore, by constructing the grey model, GM(1,1),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assessment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investment strategy. In this study, a precision mechanical manufacturer is taken as an example, and the forecast estimate from this method is compared to those of a linear regression and the actual values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this methodology to investment decision making, hence, demonstrating the value of this research.  相似文献   
996.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基础、潜力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凤君  刘鹤  王岱  许旭 《经济地理》2011,31(12):1988-1994
成渝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总体战略的重要指向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全国战略视角,从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交通体系、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经济区内部空间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为成渝经济区更好的贯彻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97.
陕西省城乡关联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动态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李同昇  芮旸  李献波 《经济地理》2011,31(12):2021-2027
以陕西省为例,在对近20年城乡关联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其城乡关联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显示:①1990年以来,陕西省城乡关联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经历了同步发展到拮抗的演变过程;②陕西省道路、邮电通信、环保和教育卫生设施建设水平变化与城乡关联度变化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城乡关联度变化仅是能源给水设施建设水平变化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③陕西省城乡关联度变化一直受到自身及道路、邮电通信、环保和教育卫生设施建设水平的影响,且后者的方差贡献逐渐增大,其中道路设施建设水平的方差贡献率在第5期(即1994年)超过了其自身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998.
房志伟 《现代经济信息》2011,(6):149-150,159
中国财政分权的实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许多问题也渐渐暴露。本文着眼于现阶段地方公共支出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分析财政分权对其影响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提出重视民生建设合理的调整财政支出比例、全面的官员考核制度、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合理分权等相应对策,以使地方公共支出结构更为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99.
由于传统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自身存在的缺陷和旅游业统计方法的特殊性,在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中国2020年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创建了贸易实得指数,使用投入产出表重新评价了2000-2009年中国旅游业的外贸竞争力,并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借以实证研究近十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质量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旅游业的外贸竞争力呈下降趋势,旅游业发展质量不容乐观,要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00.
二次城市化、土地开发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肖文 《财经研究》2011,(9):112-122
文章将二次城市化水平定义为城镇户籍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构建了一个包含城市化、二次城市化和城市土地开发的中央计划者模型,在利用1985-2008年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当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成本较高时,提高二次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用地相对面积会显著降低经济增长率;当落户成本较低时,上述负面影响并不明显。在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应保持城乡用地的动态平衡,根据落户成本施行差别化的户籍开放和土地开发政策,让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成为吸纳人口进城落户的主要场所,这为"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关城镇化的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