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55篇
工业经济   72篇
计划管理   470篇
经济学   122篇
综合类   167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120篇
农业经济   105篇
经济概况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61.
随着粮食储运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散粮储运新建或扩建工程日益增多.技术人员在开发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时,常面临工艺复杂、流程控制繁琐、控制点多、控制网络节点分散、扩建工程与前期工程存在不同程度工艺交互、各期控制系统数据交互和系统融和以及为后期工程预留扩展接口等问题.本文主要总结大型散粮储运项目新建和扩建的实践经验,在流程作...  相似文献   
262.
刘卫红 《现代食品》2021,27(2):157-159
中国烹饪技术源远流长,技艺精湛,众多食品烹饪技法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烹饪技艺进行创新融合,既能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又能很好的传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众多非遗烹饪技艺需要创新以便适应现代人们的饮食需求.比如在非遗烹饪技法中,腌制带来的高钠摄入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263.
[目的]通过分析什邡市耕地质量现状,充分把握影响耕地质量的主导因素并进行质量提升分区,测算不同质量提升区的提升潜力,以期为全市耕地质量的建设与发展指明方向。[方法]依据农用地分等理论,构建2014年什邡市耕地质量限制性指数评价体系,采用限制性指数模型测算耕地质量限制性指数,结合因素组合法、耕地质量潜力测算法,分别进行耕地质量提升分区及其提升潜力评价。[结果]什邡市耕地质量现状差异显著,地域分布特征明显;因素限制程度以中限制为主,多因素共同主导限制耕地比重大;各质量分区限制特征明显,各区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在时序上和空间上也存在差异。高等别耕地集中分布于南部平原,受土壤酸碱度中等限制和剖面构型高程度限制为主;北部丘陵区以及南部河谷低洼地带主要为低等别耕地,表现为坡度与灌溉因素较高程度限制为主;综合提升潜力较大的耕地集中于北部丘陵区与南部河谷低洼地带。[结论]什邡市范围内耕地质量差异明显,存在普遍限制且分区限制特征明显,各区提升潜力空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64.
村级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究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子,识别地区粮食生产关键制约因素,提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针对性和建设效果。[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刻画了村级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对比分析了线性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耕地产能影响因子识别的效果,并依此划分产能提升类型区。[结果](1)海伦市耕地产能呈现中西部高北部偏低的态势,且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征。(2)海伦市耕地产能与黑土层厚度、出现障碍层深度、耕作距离、田块状况和质地等变量显著相关,且均呈正相关,但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质性。(3)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耕地产能影响因子,提出了产能保持区、耕作条件改良区、质地改良区、障碍层改良区和保护性耕作区5类耕地产能提升类型区。[结论]文章所采用的基于村级尺度耕地产能及其空间分异因素模型相关研究,能够较好揭示村级耕地产能空间分布特点、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布特征,基于此所划分的耕地产能提升类型区较已有研究对耕地分类管理具有更精准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65.
农村改厕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厕所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准和文明程度的体现,也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强,农村改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加强其市场化研究可为建立农村改厕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化机制、打赢“厕所革命”攻坚战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农村改厕新技术新产品区域适用性分析与各地农村改厕工作推进情况,结合实地调研形成的判断。[结果]我国农村改厕存在政府支持政策体系不完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广市场导向不足、行业缺乏规范和农户参与意识薄弱等主要问题。[结论]破除农村改厕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化困境,需要科学合理加大资金支持、搭建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化平台、构建政产学研协作推进机制、加强农村改厕的规范化管理、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加大宣传培训促进市场推广,多措并举建立市场化机制。  相似文献   
266.
[目的]蛋鸡养殖场规模化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是蛋鸡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测度我国大、中、小3种规模下不同省份蛋鸡养殖场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从时间、地区两个维度对蛋鸡养殖场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方法]利用2004—2016年不同养殖规模蛋鸡养殖场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文章基于SBM函数的Malmquist Luengerber(ML)指数方法,对蛋鸡养殖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效率改进指数。[结果](1)蛋鸡养殖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同时与蛋鸡养殖规模呈反比,蛋鸡养殖场规模越大,蛋鸡养殖环境生产率越小。(2)蛋鸡养殖场效率存在效率改善,但养殖技术进步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对小规模养殖场而言,改善空间更明显; (3)蛋鸡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较为明显,整体来看,蛋鸡养殖主产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高于非主产区。[结论]加强蛋鸡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养殖户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力,推行蛋鸡养殖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进一步改善养殖效率,以促进蛋鸡养殖规模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67.
非市场价值的评估是水质改良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或水生态补偿决策必须考虑的难题之一。该文以滇池为例,通过选择卡和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得昆明市居民对滇池水污染的认识及对水质改良的支付意愿,利用离散选择模型估计了滇池水质改良的非市场价值,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对居民最大支付意愿的影响主要因素,其中将离散选择模型用于水质改良在国内尚属首次。结果表明,多数居民对水质水污染有较清晰好的认识,居民的支付意愿与家庭收入、目标水质、对项目的了解程度、对湖泊环境影响的认识等成正相关关系;居民户对四类水和三类水水质的支付意愿分别为每月42元/月和91元/月,或504元/年和1092元/年,分别占家庭年平均收入的011%和023%;因此,可以计算算得滇池目前的水质改良到IV类和III类的非市场价值分别是6 91996万元/年和1499 3亿元/年。研究具有以下意义:首先,非市场价值是水质改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估水质改良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时应给予考虑;其次,在为水质改良项目进行公共融资时,应考虑到居民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并让居民更多地了解水质改良对湖泊生态的影响;最后,通过对环境产品或服务的定价,将弥补未定价稀缺性所带来的经济问题。研究结果可为水质改良项目可行性分析和生态补偿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8.
目的 加强并高质量推动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是丰富食用油供给体系的重要手段。全面评价我国油茶种植的适宜性,是科学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油茶产业的重要基础。方法 文章基于2008—2018年油茶产业发展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2009—2018年的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土壤性状数据等环境数据,从规模和效率两个角度分析各地当前油茶种植及产业发展规划完成情况;同时根据油茶种植对气象、地形、土壤等因子的要求,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油茶种植潜力评价结果,并对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 最适宜栽培区集中于长江流域以南的气候湿热地区,主要有江西、湖南、福建大部,广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其中,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具有较高的规模充分程度;河南、广东、福建、湖南具有较高的效率充分程度;湖南、安徽、河南规模和效率充分程度均较高。我国油茶种植以及产业发展潜力较高,尤其以广西和云南省等地区为甚。结论 我国适宜种植油茶和发展油茶产业的地区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建议加强油茶种植基地等建设,以提升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水平。该研究可为科学规划并推动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69.
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及其整治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土地整治的目标开始由注重"新增耕地"向注重"区域功能"转变,土地整治内涵由此得到延伸。同时,也迫切需要推进以提升区域功能为导向的土地整治分区研究。[方法]文章针对我国土地整治分区管理的需求,基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背景差异及地域功能的定位、土地整治内涵的演变,运用要素加权叠加法、空间聚类分析法和专家经验判断法与区划对比分析法等开展土地整治功能分区。[结果]该文构建并提出了以功能导向为核心的土地整治分区体系和方案,将我国土地整治按地域功能划分为:(1)以生态修复、保护和建设为主的生态功能保育区,(2)以基本农田建设、农地开发整理、提高区域耕地的生产能力为主的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区,(3)以城乡用地统筹整治、城市用地内部挖掘为主的经济发展支持功能区,(4)以划定保护区、保护性建设为主的景观文化维护功能区等4种类型区,进一步结合东北平原区、华北平原区、黄土高原区等12个地理空间单元,组合为61个土地整治功能一级分区。在此基础上,评价一级功能区内各县域单元土地整治功能,识别出景观文化维护功能、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生态建设功能、生态保护功能、城镇发展优化功能和城镇发展集聚功能,续分土地整治功能二级分区即各县域的土地整治功能。[结论]基于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分区反映了区域功能及其关系对土地整治分区的引导作用,为分区管控和引导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对提升区域功能和加强土地利用功能的联系和互动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0.
[目的]基于全国13省477份问卷数据,对我国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文章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选取决策者自身特征、生产经营特征、组织特征、环境特征、认知与预期特征共4类17个变量,分析其对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结果] 17个变量中,受访者的年龄、养殖年限、社会网络关系、获取信息难度、对自家目前肉羊品种改良技术改进必要性认知、对品种改良技术风险认知、规模扩大预期以及政府政策等变量对其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结论]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补贴资金或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其技术采纳成本和风险;其次技术推广部门应集中在某一地区进行合理的技术推广布局,激活其社会网络内部的信息传播机制,降低养羊(场)户获取信息难度;然后推广技术的同时,尽量告知养羊(场)户改良后品种在饲养管理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其降低风险;最后多渠道推动我国肉羊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其整体的品种改良技术采纳能力及风险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