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10篇 |
免费 | 315篇 |
国内免费 | 249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89篇 |
工业经济 | 618篇 |
计划管理 | 1823篇 |
经济学 | 1889篇 |
综合类 | 1480篇 |
运输经济 | 42篇 |
旅游经济 | 147篇 |
贸易经济 | 1434篇 |
农业经济 | 687篇 |
经济概况 | 1764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53篇 |
2022年 | 199篇 |
2021年 | 267篇 |
2020年 | 341篇 |
2019年 | 180篇 |
2018年 | 168篇 |
2017年 | 201篇 |
2016年 | 252篇 |
2015年 | 321篇 |
2014年 | 642篇 |
2013年 | 828篇 |
2012年 | 933篇 |
2011年 | 1050篇 |
2010年 | 840篇 |
2009年 | 664篇 |
2008年 | 704篇 |
2007年 | 647篇 |
2006年 | 546篇 |
2005年 | 413篇 |
2004年 | 253篇 |
2003年 | 161篇 |
2002年 | 115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运用产业寿命周期理论,封区域农业产业成长周期的阶段性特徵进行了分析,探讨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律,在农业产业寿命周期的一定阶段上,遴选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优势产业。通过政策扶持,发挥它们的带动效应,实现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尽。 相似文献
122.
马克思、希法亭和列宁分析了金融资本的产生和发展。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高利贷等生息资本,再到货币资本的独立运营,最后到垄断性的金融资本,资本形态在不断地发展、变动着。商业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是资本历史形态的更迭,其动因既是生产力的提高和信用的扩展,同时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金融资本代表着资本发展的最抽象和最高级的形态,它的崛起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推到了更高的层次,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从实物经济向虚拟经济过渡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23.
采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现代化程度与山西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山西农业发展水平、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现代化程度两两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短期因素对山西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农业现代化与财政支农的长期均衡关系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财政支农在长期会对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产生影响,而农业现代化则促进了山西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发展也会对财政支农支出产生影响,财政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补贴。 相似文献
124.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及两产业耦合关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DEA模型、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协整耦合关联度,对我国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和竞争力提升的关联以及两类产业的耦合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的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以及珠三角区域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和金融保险业分别与本区域的制造业集聚显著正相关;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对本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其增值贡献较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耦合关联,但存在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耦合结果显著性的非对称差异,且长三角区域的该方面差异表现略大。 相似文献
125.
界定了金融支撑体系的内涵及其构成,阐述了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财政税收、商业银行、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对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以2010—2012年中国46家物联网上市企业的数据为基础,建立面板数据混合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不同金融支持方式对物联网上市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留存收益、财税、股权和创业投资4种金融支持方式与物联网上市企业的绩效显著正相关;商业银行信贷支持与物联网上市企业绩效正相关但不显著,说明信贷资金利用的有效性有待加强。最后提出完善金融支撑体系以促进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6.
本文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及价值链内产业升级理论的分析,结合企业国际化理论,总结出企业集群国际化路径理论,首次提出国际化路径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分析框架,比较分析了3种国际成功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国际化路径,最后,根据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自身的特点,探讨了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国际化过程中应采取的步骤。 相似文献
127.
生态工程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owardT.Odum首先提出来的。工业企业生态工程是把企业作为一个开放式人造系统,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等生态系统控制原理及方法去规划、设计和调控企业生产要素及其结构、工艺流程、技术工程和产品生态设计等,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在工业企业中实施生态工程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微观举措,是增强工业企业生命力的有效手段。而实施生态工程必须树立现代生态观念,重视企业生态规划,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实施清洁生产模式,依法规范企业行为,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生命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目标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8.
介绍了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基于此,识别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因子和外源动力因子,并利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对动力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建立解释结构模型研究动力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经济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所有的动力因子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最终指向政策和资源禀赋因子;能源安全因子、环境保护因子、农村发展因子影响电力需求,投资影响电力供给;合理的要素成本价格需要科学的政策组合进行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29.
十八大报告和新党章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还放在了突出地位、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上,事关我党执政的可持续性.山西省做为一个能源与重化工省份,因经济偏重,造成了一些环境污染、生态欠账的问题,“十二五”期间,“高能耗、高排放”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污染压力还将持续增加;为了保障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解决过去经济发展中所造成了一些环境污染、生态欠账的问题,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山西省要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中节能环保科技的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建成美丽山西. 相似文献
130.
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政府实现宏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具有显著的收入分配效应。构建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理的分析框架,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内生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发现: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结构负相关,在即期会强化农村居民在就业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在长期,城乡居民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重塑就业预期,通过调整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实现职业转换,第5年以后将出现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的格局,形成乡城收入赶超效应,产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