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财政金融   71篇
工业经济   63篇
计划管理   352篇
经济学   225篇
综合类   139篇
运输经济   37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105篇
农业经济   66篇
经济概况   1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利用遥感蒸散数据快速评价农田年度灌溉水平,及时获取基本农田建设成效,为农田灌溉设施分区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海伦市为研究区,MOD16蒸散产品为数据源,计算有效灌溉量、灌溉需水量和作物缺水指数,分别对研究区2013年的旱地和水田灌溉水平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农田水利设施作用分值图进行叠加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分区。[结果]2013年海伦市耕地灌溉水平整体较高,区域间建设水平差别较大,可划分为4个级别。其中1级和2级灌溉水平的地块面积比例可达78.06%,地域分布上看,北部、西部、中部乡镇灌溉水平较高,东南部乡镇灌溉水平相对较低。叠加得出8种组合类型,分为设施修建型、设施提升型和设施维护型3种分区类型。[结论]研究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更详细的农田灌溉水平评价方法和更具差别化的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92.
[目的]为了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研究影响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驱动因子,为青岛市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技术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特征值和贡献率分析影响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主要因素。[结果]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一直处于升级的状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可以代表绝大部分信息,第一主成分与X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2(乡村人口)、X4(农业产值)、X6(农村恩格尔系数)、X7(工业生产总值)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第二主成分与X3(农用机械总动力)、X5(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经济发展因素和农业人口因素是影响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主要驱动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重点整治农村污染和公共卫生,加强村容村貌整治,促进青岛市美丽乡村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93.
李燕 《价值工程》2014,(24):272-273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改善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归档不及时、不完整、重档轻管、只存不用等问题,可以考虑采用分级管理模式、进行信息化建设、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等方法来提升高校科研档案的质量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94.
研究目的:在对农地整理管护绩效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揭示管护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在不同分位点处的变化特征。研究方法:结构—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和基于OLS回归、分位数回归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1)实证区域管护绩效均值为35.620,标准差为5.583,呈非正态的"单峰模式"分布;(2)OLS回归结果指出,制度结构和管护行为显著影响农地整理管护绩效,验证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的有效性;(3)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说明,低、中、高水平区间内管护绩效的影响因素不完全一致。研究结论:分位数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深入分析管护绩效的样本分布区间特征,在不同绩效水平区间应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措施以提升管护绩效。  相似文献   
95.
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扩大农村地区内需增长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以及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广东省作为我国南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自然资源,但其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程度相对来说却比较低,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了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协调一致,文章以广东地区农村为例,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在论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和农民人均纯收入3方面的内在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对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3方面因素都发挥了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教育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显著;再次,农业机械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影响因素而言不太显著;最后,道路、通讯设施对非农生产和农民人均收入收入的贡献率相对其他变量数值较低。并提出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利用水平、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6.
Khare and Varman present a compellingly pessimistic analysis of the plight of the poor in India. The dilemmas of the poor are often exacerbated by large corporations seeking to find ways to market products to impoverished emerging market consumers. In India, consumers are frequently hurt by these initiatives, small retailers may suffer, while corruption and trickery by petty bureaucrats and ruthless landlords help the rich get richer at the expense of the poor. The article by Khare and Varman is a scathing indictment based on detailed ethnographic evidence but it reveals only a fraction of the disadvantages and traps of disempowerment facing those Indians living lives of great precarity. In this comment, we seek to build upon Khare and Varman’s insightful analysis both in order to reinforce their conclusions about the Kafkaesque existence of India’s poor and to introduce some further consider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that make the quagmire even more entrapping. We focus on four sources of these problems: patriarchy, bureaucracy and corruption, class and caste power and hierarchies, and uneven and inadequate infrastructure. We also highlight some largely individual and non-government initiatives that may offer hope of escaping this quagmire for the poor.  相似文献   
97.
基础设施行业的竞争绩效:公路与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庆  李永超 《改革》2012,(6):112-120
对中短途客运市场上公路和铁路的竞争关系以及铁路客运经营绩效变化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铁路运输业内部保持垄断经营的条件下,公路客运已经与铁路客运形成有效竞争,两者竞争的焦点是路网规模和客运相对价格;竞争对铁路运输业的经营绩效有显著影响;竞争是运输能力、服务质量和价格等方面的全面竞争,单纯靠提高旅客列车运行速度并不能使铁路客运取得明显竞争优势。铁路运输规制部门应将规制重点从准入规制、价格规制和投资规制等领域转向安全规制、服务质量规制和普遍服务规制等领域,并实施政企分开和基于大交通视角的规制部门整合。  相似文献   
98.
张协奎  姜丹 《特区经济》2012,(8):187-189
本文从基础设施的不同功能出发,以经济性、生活性、社会性来划分北部湾地区城市群的基础设施指标,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0~2009年北部湾城市群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之间有正向协整关系,其中社会性和经济性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显示正向协整关系,生活性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是负向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99.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time is not sufficiently considered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 of the extant city infrastructure project all over the world. From the principle to increase benefit from the investmen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construction time on benefit from investment, the condition of the optimal construction time, the method to confirm the optimal construction time, etc., under the increases of market demand, the paper establishes mathematics model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time and the project benefit, and the model involves the project age, the construction time, the capital cost, the market demand, the discount rate and so on. Finally, the paper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degrees of construction time to the project profits, and th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nstruction time of a project under different market demand .To emphasize that, the paper researches on Chinese cases, but, the conclusion put forward has the widespread significance to the time choice on city infrastructure project of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0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革,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也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现阶段,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存在相关规制的缺位,严重制约了欠发迭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具有地域性特征。贵州、四川等欠发达地区的改革实践,已经探索建立了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种范式。政府应注重实施产业化扶贫战略,统一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农村村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