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64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195篇 |
工业经济 | 40篇 |
计划管理 | 477篇 |
经济学 | 738篇 |
综合类 | 580篇 |
运输经济 | 13篇 |
旅游经济 | 21篇 |
贸易经济 | 386篇 |
农业经济 | 79篇 |
经济概况 | 44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288篇 |
2012年 | 324篇 |
2011年 | 421篇 |
2010年 | 230篇 |
2009年 | 220篇 |
2008年 | 298篇 |
2007年 | 258篇 |
2006年 | 273篇 |
2005年 | 183篇 |
2004年 | 117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利率市场化的助推器。本文回顾了美国利率市场化完成阶段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过程和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货币市场基金和商业银行的影响,吸取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适时适度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防范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有效加强货币市场基金监管和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地方政府的利益机制--以长三角为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就是各种要素在区域内实现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的过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我国现行以经济业绩为中心的考核方法,形成了地方政府以经济业绩为主体的利益格局。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导致区域壁垒的产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就需要重构地方政府的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23.
基于索洛余值法的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索洛余值法并建立我国装备制造业生产函数模型,对1999-2009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因素在装备制造业经济增长中日显重要,我国装备制造业单纯依赖于资本并不能取得长足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4.
深入分析了确保土地开发利益平衡应聚焦的三大问题,即有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开发与农用地保护及城乡统筹的利益平衡、城市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有效拓展;提出了土地流转杠杆平衡机制的设计框架;采用纳什均衡博弈模型,构建了利益补偿机制模型和风险托底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杠杆机制来平衡多边利益,得到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补偿和风险托底的基金分配方案。最后,提出了土地流转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25.
研究目的:借助埃奇沃斯盒状图阐述家庭农场退出的\"帕累托改进\"过程,深入分析家庭农场退出可能诱发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应对策略,为家庭农场的合理有序退出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经济学交换的一般均衡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文献梳理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家庭农场退出时,会在家庭农场主、农户、债权人、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的其他成员等主体之间围绕土地合同违约、债务清偿次序、债务承担比例、资产处置等问题诱发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对于构建家庭农场的合理有序退出机制、盘活退出家庭农场的整体资产、维护退出家庭农场主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家庭农场退出所诱发的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应当依据法律政策、土地流转合同等科学合理地加以解决。对于家庭农场退出的资产采取整体转让、转租、托管经营等方式处理;明确家庭农场退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参照相关法律政策,明确家庭农场退出的债务偿还规则;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在家庭农场退出时的职能定位;通过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明晰家庭农场成员间的\"权责利\"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二元货币市场结构的扩展,重构我国的IS—LM模型,得出IS、LM曲线斜率均为负的假定;利用1990—2008年统计数据,对我国IS—LM曲线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支持我国LM曲线斜率为负的假定。我国LM曲线向左上方倾斜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主要采取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或者直接调节利率的方式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而非通过债券市场调节货币供应;二是金融市场结构不是简单的货币、债券二元市场结构,还包括股市、楼市等;三是利率低市场化。研究表明,我国的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能增进产出水平。应加快债券市场发展,完善央行调控货币供应的工具体系,维护币值稳定,抑制楼市及股市投机现象,并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27.
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和协整理论,测算1984—2004年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季度状况,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在此期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币值低估和两个阶段的币值高估。结合这21年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率,划分阶段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可以发现:较大幅度的实际汇率错位对涉外经济变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而低幅度的实际汇率错位,不会对经济产生较大危害,经济系统本身可自动调节;另外,实际汇率错位对涉外经济变量的变动有非常好的解释作用,这反过来证明,对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状况的测算是准确的。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1984—2004年整体时段来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和进口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8.
垄断与产权: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制度性障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缺乏竞争的金融体系下,借贷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消费剩余减少,资源配置扭曲,金融运行效率降低。在我国,资金供应依然主要由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变种组成和资金需求依然主要由国有企业及其变种组成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会使得资金价格扭曲和变形,理论上推演的利率市场化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只能视微观经济主体市场化的进程而定。 相似文献
29.
刘畅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2):12-17
构建和谐社会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社会保障以其所具备的特殊的社会功能而对这一目标的实现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问题亟待改善。本文以我国国有企业为例,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缴费能力、其职工的缴费能力及我国财政负担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得出相关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点建议:1.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障缴费负担;2.加大职工个人社会保障缴费率;3.加大财政对于社会保障的投入;4.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促使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定型。 相似文献
30.
许宝红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22-26
以分析公司普通股所具有的看涨期权特性为出发点,以Black—Scholes看涨期权定价模型为基础,根据不同企业资本结构和资产回报风险的差别,构造了一个商业银行基本贷款利率模型。从期权角度来设计贷款利率模型,除考虑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责外,还同时考虑了企业融资结构所带来的财务风险,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出商业银行贷款的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